我是醫生,我"現在"不買房,系列文章第三篇:看到年金改革...你是不是忘了什麼?

docvincent wrote:
如果你是軍公教,現在...(恕刪)

真的以房養老結案😂


賣掉買小房也可以
都還年輕繼續賺錢規劃退休金就好了
以房養老是政府+銀行勾結的政策,

通過率有多少自己去查查看。

把房子賣掉存錢在銀行領利息划算,

還是多讓銀行剝皮賺利息划算?

看到版上一堆搞不清楚的人,

竟然回以房養老? 可悲!

銀行當然只要熱門、值錢的房子,

普通物件想要通過? 可以啊!

實質房價先壓低,利息當然再賺一筆!

要是錢還不出來,銀行拍賣再剝一次。



跟醫生啥關係
我是副總統候選人 我炒樓 賺很多
隨時都在炒樓 40歲也炒 50歲也炒 當副總統候選人時也炒
從普通房炒到軍宅 管你啥職業 都可以炒房
趁現在房價偏低 快進場炒房

問題你說的成功 只是成功買房啊⋯


這簡直是可笑至極


用買不買房來定義成功與否。然後篤定房價增長。沒有考慮人口結構。 
就算未來兩岸開放也會是台灣流到對岸的多啦。 

Dent wrote:
說你是醫生還真是.....(恕刪)


樓主的

"我從不鼓吹不要買房,
但我絕不認為現在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都已經講2次了, 還是有一堆人認為樓主是叫大家不要買房,
可能要講3次才算重點..

以前是一群數量適當的人生活在一塊肥沃的土地上,
但人群大量增加, 資源開始耗竭時,
人們就該逐水草而居了,

觀念不改, 還想繼續上一代的觀念, 安土重遷,
那只會被日漸快速變化的環境淘汰,

大環境不穩定, 如何買個房子定居就能穩定?
連最穩定的公務員都逃不過了.

docvincent wrote:
如果你是軍公教,現...(恕刪)


你跟我的看法幾乎完全相近
包含賺到的錢應該先拿去投資而不是買房
但"好心只會被雷親"
你這是"拿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所以我看開了
時間會證明一切
多一點盤子去接刀也好
等到沒盤子的時候
一切都會現出原形
pklyandon wrote:

以房養老是政府+銀行勾結的政策,

通過率有多少自己去查查看。


...(恕刪)


大大說得極對, 政府不過是假裝有這項福利(?),

到底有多少人申辦, 多少人通過, 多少人這麼做,

而不想辦的理由是不是不划算(銀行不是吃素的), ... 沒人知道


===

另外就樓主舉的例子來說, 在下覺得數字有誤

台灣人每月平均消費支出是2萬元, 台北市則是 2.7 萬元

在下沒有房貸也沒有房租支出, 不住台北市,

每個月家庭的支出 (食衣行育樂 + 各種稅金 + 保險 + 養一輛車 + 孝親費 + 小孩育兒安親 ... ),

覺得上面這個數字非常貼近真實



所以樓主的例子中夫妻每月收入 13 萬元, 養兩個小孩, 一家四口一個月支出就是 2.7W x 4 = 10.8W

再怎麼能省也要 2W * 4 = 8W

所以應該是負擔不了每個月五萬的房貸才是


如果真要養房, 那就只能不生不養, 或頂多只能養一個


我安和分行的理專小君 , 也勸我現在不要再買房 , 資金向她單筆加碼購入美國生技 ;
她說有這些佣金獎金 , 她很快就可以買第二間房了 !

喔 , 你說到年金改革 ; 我國稅局的小學弟跟太太怕退休年金縮水 , 打算現在去買大同中山的老公寓改建套房 , 以後就租給你 "現在不買一族" , 用你的租金來養老 ; 所以拜託你不要買 , 不要買 , 現在不要買 , 以後也不要買 , ........拜託 !



沒有任何意思,只是這句話讓我不解
我住雲林虎尾,跟台北比起來超鄉下
但是離市區1公里的新房子都要8~9百
高鐵區前不著店晚上暗蛇蛇都要1200
更不要說市區裡的新房子,都是開2000以上
想請教5~6百的新透天哪裡比比皆是?我很想買,非常感謝。

hsupw
...其他縣市5~6百萬新透天比比皆是,月收入10萬,撥個零頭來繳一棟我想不是甚麼困難的事情(恕刪)
Dent wrote:
說你是醫生還真是....(恕刪)

人家是醫生
你是什麼角色?
20-30年前人口還是正金字塔
以後永遠都是倒金字塔了
還拿20-30年前說嘴


千萬別跟豬打架,這只會讓你變髒,卻讓豬樂在其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