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房子為什麼這麼醜?

柿崎景家 wrote:
這種窮得只剩下錢的老人真的滿多的
小氣財神的史古基那類的人物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我們這一代根本沒有留下甚麼特色的建築給下一代想念
鄉下的閩式三合院金門的洋樓大稻埕的洋樓
我們這代人只有水泥盒子
真的是難民的概念

哀...佩服樓主會檢討自己這一代
明明就是水泥盒子..設計感..
就有人會牽拖是鐵窗跟冷氣害的..
就算都沒有也比國外醜多了啦..
瑞士刀達人虐的老莫嫑嫑der..
柿崎景家 wrote:
這種窮得只剩下錢的老人真的滿多的
小氣財神的史古基那類的人物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我們這一代根本沒有留下甚麼特色的建築給下一代想念
鄉下的閩式三合院金門的洋樓大稻埕的洋樓
我們這代人只有水泥盒子
真的是難民的概念


那是你的眼界太小了,只看到"現在",沒看到歷史,
你只是看到了"結果",沒有看到"過程"。

台灣房子變成這樣,跟台灣歷史經濟、文化、國民黨轉移到台灣都有關係,
說一個最簡單的,台北市在日據時代,住家也是以獨棟獨院的形式,

下面網站可以看的到民國34年到現在的空拍圖。
http://www.historygis.udd.gov.taipei/urban/map/

國民黨遷台後,人口大量流入,這些獨棟獨院的木造房屋開始拆,一間一間改成公寓,
以當時的時代背景,你能說這樣做,不好嗎?
(這裡先不管政治部分,只管民生部分)
還是你認為當時應該為了把建築特色留下,不應該把這些木造屋,變成水泥公寓?

至於你說的那些大稻埕的洋樓,別忘了,這些大稻埕的洋樓也是當時的有錢人才住得起的啊,
在當時,一般人只能住木造房。

什麼留下特色的建築給下一代,那是有錢人的專利好嗎....

請問,你有準備好一間有特色的建築給下一代嗎?
就中華民國美學啊~
早期日本時代的房子都蓋的很漂亮,看看以前照片的北車前館前路、基隆港口都很有味道,日本人各地建造的火車站也都是如此,但國民政府來台後因為只是暫時性的待在台灣準備隨時反攻大陸,自然而然就沒什麼用心規劃建設了,看看號稱公教最多的中永和那個雜亂無章的巷弄房子就知道...

我問你!你跟人家租房子你會花大錢裝潢設計嗎?
時間到了拍拍屁股就走人不是嗎?不要弄個像狗窩房東就要感恩了~

acerabbit wrote:
以前我也不怕不過去...(恕刪)


這情況在美國是發生不少。

在LA很有意思,一般華人區,都屬中上檔區。例如alhambra,San Gabriel, Arcadia, Temple等。

幾乎華人區,開的車子都遠比一般美國人好。自然容易吸引有想法的人在中上區找目標。

而華人區住戶幾乎都華人為多。住好的區也代表你有經濟實力,又開好車。就會容易遇到針對華人的歹徒。

因此失竊險真的要保,光保險也是一個支出。在美國住的「區」,往往也跟環境及治安有關係。壞區就真的亂了。

十年前我們在Temple City的房子租給房客,他們就遇到小偷破壞門行竊。現金珠寶損失不少。

當然這在那也是一陣子一陣子的。但至少沒有遇到入室刧殺。
理性勝於感性的原因在於「理性」看得出現實,「感性」卻能袜掉事實。
台灣收入低
窮到買房只在乎一坪要賣幾萬?
哪個建商還願意花大錢在外觀上?
臺灣的房子醜嗎? 其實我不完全這麼認為

以前的三合院的確很漂亮,但根本不符合現代的需求

一來臺灣相對來說還是地狹人稠,平房只有鄉下中的鄉下才有存在的空間

往上蓋,爭取居住空間是無法避免的趨勢

再加上臺灣其實是很不適合傳統的閩南建築的

921大地震時,有多少磚造平房倒塌造成人員傷亡?

臺灣的地質條件,不可避免的需要鋼筋水泥等建材,建築設計也要先過防震能力的要求(921後建築法規大修改)

再加上臺灣多雨、颱風的環境,除了地震外,還得設計防水、防風

越多外在因素的限制,在設計房屋時越綁手綁腳

當然並不是說這樣就蓋不出好看的房子

只是為了遷就居住安全的前提,建築師能發揮的空間實在是被限縮很多

但你說這幾年新建的大樓不好看嗎? 如果說沒什麼特色,我是認同這一點

但要說醜,我覺得也不盡然,就是沒有在地特色。但我倒認為,臺灣現在的建築多半方方正正,就是因應臺灣地震、多雨、颱風的條件所發展出來的特色


而要說的,應該是臺灣的"街景"、"市容"很醜。這主要原因是

1. 鐵皮違建 : 市容第一大殺手
2. 廣告招牌 : 沒有任何美學設計的招牌是街景一大殺手
3. 滿天線路 : 如果只有供電線就算了,有時電線桿反而會讓街景有種復古感,但臺灣的電線桿上面除了供電線外,爬滿了第四台線路,連路燈線路都跳來跳去,整個只有雜亂而已
4. 違規停車 : 街道讓到處歪七扭八的違停車,也是街景雜亂的兇手之一

再加上天氣潮濕多雨

很多老公寓外牆爬滿了一層霉,還有看過細縫長出小樹來的房子...

有看過誰清理過?

除了時間到外牆拉皮或是都更,其他無解。

都更還有法令問題,政府帶頭作梗。

高公設比不合理現象不處理,就沒有順利都更的一天

就算法令要改?前頭那些已經接受高公設比的房子有解?

如何補給他們該有的容積率?全民買單?

錯誤的政策遠比貪污可怕。

每次一卡到這關都有與民爭利的嫌疑,加上大小選舉不斷,

沒有人想開第一槍,做出沒選票又得罪選民的事情。






etjan64 wrote:
再加上天氣潮濕多雨

很多老公寓外牆爬滿了一層霉,還有看過細縫長出小樹來的房子...

有看過誰清理過?...(恕刪)
像這樣嗎?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不努力肯定沒有機會!
連台北車站都是醜,台北市當然醜,其實西門町白天也是醜到爆,晚上被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掩蓋住才變了個樣,白天完全不能看

既要成為國際都市,又是三鐵共構,人潮最多國際觀光客進出最頻繁的台北車站,外表可以蓋的這麼沒特色,也是台灣美學教育大失敗的案例。日本人100年前蓋的台大、建中、紅樓、中山堂、台北賓館、衡陽路,現在找任何人都蓋不出來,怎麼蓋怎麼難看。連帝寶看起來都俗不可耐,跟上海、香港、新加坡比真是不能看。大家知道哈爾濱、青島是怎麼蓋出來的嗎?這就是文化!

台灣人欠缺文化教育就反應在建築美學上。shame
我先自己招了,我家就有醜得要死的鐵窗+頂樓鐵皮
但這不是我的錯,是我父母當初買房時裝的
長大後一直很討厭鐵窗,因為我覺得很醜,而且完全沒有防盜的效益
家裡曾經被闖空門過一次,竊賊根本不是爬到3~4樓從窗戶近來
而是正大光明把門撬開進來的,所以裝這鐵窗到底有什麼意義,我完全不懂
我一直醞釀著再過幾年屋齡滿30年,要徹底裝修,順便把鐵窗給拆掉

另外我覺得台灣房子醜,大概從民國6~70年代開始
在我爸4~5年級那年代,住傳統閩式三合院,房子就非常有特色跟漂亮
但經濟起飛後蓋了一堆醜得要死的連棟水泥建築
都不知那年代的建商跟建築設計師是混什麼飯吃的!?
(但我家也是敗壞市容的一分子,所以好像也沒資格說他們)

中華民國美學很醜
我覺得這句話一半對,一半不對
對的是街景民宅真的很醜............
不對的是,一些大型建設,如中正紀念堂、兩廳院、圓山飯店等都蓋得很有水準
但偏離了中式風格後的中華民國美學建築
就真的要多醜有多醜,總歸一句話,希望能全部打掉重練
不然這醜陋的市容應該是無藥可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