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ncehome1@gmail.com wrote:1990年跟日本人說你現在買的房子20年後價格會只剩下1/3一定會被當成瘋子2014年跟台灣人說你現在買的房子20年後會只剩下一半的價格一樣會被當成瘋子 不可能有一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可以完全套用在另一個國家
我不知道我到底哪裡在鬧了?為何這個時間點買的都是買20年以上? 這句我真的不懂...平均值跟你自己選擇有甚麼關係?就跟主計處說全台灣的平均薪資是4W~所以自己就是4W嗎??周邊親友最近一兩年有買房或換房~都買第一手的新大樓~如果要買自身能力負擔不起的地方~是自己的選擇~被斷頭也怪不了人~跟標題討論的主題也沒關係~我會解釋是因為~親友~包含我自己~因為自用~所以買房後~大多花100~200W裝潢~買的時候也考量的小孩的學區~生活機能~有些甚至是搬過來後連工作都換到附近(我自己就是)所以~這種情況下~你會因為市場每一坪漲跌3~5W~然後就搬家嗎?如果會~在保證獲利的情況下~不可能住附近相同條件的~只能是更差的或大換小~才有價差~不是嗎?還是說你自用~買房都不裝潢? 不買家具? 很多家具是要配合你房屋現況的~餐桌椅~沙發~櫃子大小~下一個地方不一定合用~我自己家裡是都訂做的~所以要是要換~這些都要重買~每個房間的冷氣更是要看坪數來選~效果才好啊....除非自身經濟不行了~不然沒需求為何會換屋?所以才說市場漲跌~跟你自用沒有太大的關係~另外我更不懂的是~為甚麼賣屋一定要還完款?? 只要需求到了~考量後就可以換阿~前面說的親戚~2房換3房換4房~也都沒還完款阿~而且為啥你覺得買了後~一定是二三十年後才還得完??看過身邊有人5年內還完的~讓我超佩服....另一個例子~我母親名下~當時是45年公寓~賣掉買我家附近的新大樓(中心換郊區~還有大換小)~為的就是大家住附近好照顧~為什麼你覺得20~30年老屋沒價值會賣不掉?非精華地段的房子~自用考慮到的本來就是實際使用需求遠大於投資~自身經濟能力不夠~硬要買台北市中心~或是要跟投資客去搶~那我也沒辦法~你要考慮自住兼顧投資的~我看太多了~結論就是很難買到~因為一定會有取捨~而且考慮到投資~~回到上面的話~你會為了附近行情每坪多了10W或少了10W就賣房子嗎?賣了後你想搬到哪? 還是就改成用租的?我不知道你是哪個世代~我確實也覺得房價過高很不合理~薪資待遇跟20~30年前比也不合理~但放眼全球都一樣...只要你有接觸過國外年輕人~大陸~日本~香港~韓國甚至歐美的...只要是想住到市中心~大家都有一樣的問題啦...但是這跟曲解這句話的意義沒啥關係~憤怒~不滿~嘲諷~都不會對現實有甚麼幫助~努力充實自己~提高薪資~或是出去創業賺錢~還比較實在...會買的就會買~就跟買車還是搭計程車好一樣~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我跟樓主解釋的~只是單純標題的內容而已~買不買是個人的選擇~我鬧你也沒好處~加油吧~祝你買到或租到理想的房子~
在某些前提下,這也是許OK的??像是買房只用到資產不到10%,且有迫切性時??專家1100 wrote:"自用不管房價"不知是那個天才先想出來的一句完全不合邏輯的話可以一直用一直用一直用還有人信以為真大家來討論一下吧
vic712001 wrote:我不知道我到底哪裡在...(恕刪) 叫後輩人買20年以上甚至接手你家45年老屋的郊區沒行情高價房很不道德我只能這樣說你可以不認同但你不能否認在過20-30年銀行還會願意高額貸給下一組買家還是你家是帝寶?除非對你來說台灣每間房都是帝寶的地段事實上就不是如此台灣一堆濫區濫房我不是沒有房大大別誤會了至於你扯到國外小弟真的住過國外只能說你的言論根本沒住過國外吧國外首都偏向工作 商業區不會像台灣住商混雜去那都是開車地鐵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