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持續高房價之「偏鄉青年的悲歌」

life2018 worte:
有些東西是機密不可白...(恕刪)

原來大大是金融業翹處
失敬失敬
機密讓我知道
我會怕耶
我只是個nobody啦
不值得一提
網路上打打屁
不用那麼嚴肅
社會本來各個階層皆需有
想要在那個位階
就各憑本事囉
也不用太玻璃心
我向來也是跟大大一樣向上看自己還可努力的地方
只是被人嗆聲
不回應一下說不過去
anabella worte:
這位大大人家也是第一...(恕刪)


其實我也沒有選錯組
我的高中同學好幾個都在當醫生
成大醫院急診室的醫生是我高中的好朋友
我大學同學則是好幾個都在當老師
我比較不會想
原本學醫跑去學文
後又棄文跑去學技術
人生繞了一大段
最後只敢窩在國營事業領餓不死人的薪水
什麼企圖心早就沒有了
只要生活過得快樂就好
希望身體健康老了還能四處走走就好了
tany3472 worte:
以下為真人真事為避免...(恕刪)

慘~

阿傑幾歲開始認清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

爸爸沒繼承大筆遺產的時候
Yungas worte:
原來你是文組的,那難怪了,收入這麼低,年收40萬,要過10年才能到80萬,買不起好房子很正常啊,鄉下蠻多一、兩百萬的房子是你可以負擔的。我的高中同學不是理工就是醫,有幾個法、商,就是沒半個文組,我們很早就知道文組沒搞頭,那年代建中33個班,第1類組4個班,就算是第1類組,有一些念台大外文,其它也是念國貿或會計、財會之類的,不記得有人去念什麼中文系、社會系這種的,講白一點、會念文組就是競爭不過人,能力比人差、收入自然就比人差。


就餓不死人的薪水
沒啥好講的
房子父母留了公寓、透天、三合院三間
還有一塊農地可以種種菜
也不需要再買新的了

還有我本來不是文組的
我是自然組的
我高中同學後來超過一半都走醫的
我就最傻
從醫走文又從文走理
最後在國營混口飯吃罷了
好處是工作輕輕鬆鬆沒什麼壓力
媒體來源:中央通訊社



主計總處調查,2018年台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消費支出高達新台幣108.2萬元

是全台唯一「百萬俱樂部」

住的花費省不了,教育的花費則是不能省

尤其收入較高的家庭,對於教育支出更是不手軟,期待孩子的成就能夠超越自己



主計總處官員表示,教育不只包含小孩的學雜費、補習費

成人若基於職涯需求再進修,也會列入此類




信義區跟大安區的消費 =有錢的人就是有錢$

賺得多可以花的錢就多$$$
2227995 wrote:
媒體來源:中央通訊社...(恕刪)
家庭消費支出是不是不包括房貸?
阿傑的問題怎麼解?

我跟阿傑共討論過4種方案

1.留在B市,換去做業務,挑戰不論學歷拼的到100-300萬的年薪,將來在B市買房。

2.回A鎮住家裡,慢慢考到大貨車執照,走老爸的路,做B市往返A鎮的物流司機。

3.報考普考,認真唸書,考中公務人員回A鎮當鎮公所、衛生所的公務員。

4.留在B市,存款拿去買一台中古的CNC機台(約300萬),自己接單、自己做。


4條路都有機會翻身,4條路都很難走。
2227995 worte:
媒體來源:中央通訊社...(恕刪)

差異這麼小,扣掉前兩項的生活必要支出,只比桃園一年多五萬左右,一個月只多不到伍仟,只差一個月多上一次餐廳或一天多喝一杯女神。或許中位數比較顯著。
2227995 worte:
主計總處調查,2018年台北市平均每戶家庭消費支出高達新台幣108.2萬元

是全台唯一「百萬俱樂部」

住的花費省不了,教育的花費則是不能省

尤其收入較高的家庭,對於教育支出更是不手軟,期待孩子的成就能夠超越自己


結果教育支出都是佔最低的......
tany3472 worte:
4條路都有機會翻身,4條路都很難走。


4條路都不試著走看看的話
4條都不算是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