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法耕者有其田 生小孩者有其屋

cake012345 wrote:
唉...先救一波吧 ...(恕刪)

生一堆難民,你想要未來台灣都變成輸出台勞國嗎?

看看英國失敗的案例

還不如學學北歐生的少!但是都是菁英,房子世代相傳就好
cake012345 wrote:
老夫已快退休了 有(恕刪)


方案很好,
是一個好福利.

可是我想問一個問題-建地,
今天如果人在北部居住工作,
但全省抽(分配),
我想不可能各區抽各區的吧(或各分各的吧)?
被分到中南東部去的話呢?
我想台灣的土地面積就這麼大,
怎麼樣也無法滿足想要在機能好地區好的需求,
這個部份我想應該可以讓官員搞破腦袋了.
cake012345 wrote:
老夫已快退休了 有(恕刪)

生第四胎再送法拉利或藍寶堅尼
生第五胎每年領千萬撫育金
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現在人不生小孩不只是房屋問題吧
我老頭生完四個才有自己房子,我也是生完兩個才買房
生養一個小孩,後面各種資源求龐大,食衣住行育樂,哪樣不需要大量資源
資源有限,取得資源代價越來越高,負荷不了的自然不敢生
即便有了免租金國宅,光小孩子上學後,各種必要不必要但大家都要的支出也不是小數目
而且這些教養小孩的資源取得的代價持續逐年高漲
政府該做的應該是增加這些資源或是減少這些資源的取得代價
不是單單發些小錢補助幾個小項目敷衍了事
更不是單單只是蓋更多低品質國宅,白白給建商賺,讓資源分配更不公平
乾脆直接統一改共產比較快
耕者有其田其實就是割韭菜概念

統治者扮演強盜搶劫地主,去分給窮人,當個不用成本的救世主,享受多數人的歌功頌德

當部分窮人也富了起來,繼續給他割韭菜
肥馬大刀無所酬 皇恩空沿幾春秋 斗瓢傾盡醉余夢 踏破支那四百州
本來就該這樣囉

成天新聞少子化連發

房地產空空每天拿著少子化在作夢房價要一折

你說補貼最後都在培養低端素質人口?

那不然新聞又每天叫缺工缺工缺工

你要誰去做工?

就算建中台大也是要有人拿最後一名阿

每有基礎人力 愛說人家低端

沒人要作勞力流汗工作

報價給你又哀哀叫好貴

少子化本來就是都市化後必然的產物

念的書多了眼界開了

錢賺了想自己花有時間了想自己出去玩

幹嘛討皮痛懷孕不舒服生小孩痛死養小孩又貴又煩人還要瞎操心

你沒法規定新時代年輕人不這樣想

不生小孩就多交點錢出來幫別人養小孩

畢竟國家不是一個人的

一個國家要是連人都沒了

其他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蔡總統房多地給更多
真這樣搞 她很虧的



Wow_Senior wrote:
怎麼又是政府擔呢?既(恕刪)
jimi74 wrote:
凡中國民國男子可讓政府輔導免費迎娶東南亞外配
生一胎50萬獎勵金,二胎100萬,三胎送房
其間可享免費食宿直到生3個送房為止
小孩與父母可享低收入優待直到成年
外配家屬可依親一起來台灣生


這我不行...
第一...沒有"中國民國" 這地方..wwww
第二...為什麼要東南亞? 娶烏克蘭或斯拉夫民族不好嗎? XDD
首先,樓主的生孩者有其屋,其實是一個租屋的概念! 只是免收租金,給的是有限的使用權,而不是無限所有權!再來,生者無償取得!? 其實不能這樣看! 因為小孩養成後,這小孩在養成時間內所有的花費會刺激市場消費和未來的繳稅! 都可以算是有償取得的,只是挪一部分來現階段使用!! 現在老年化樹大幹小,如果不想辦法把樹幹擴大,最後的樹葉也只能一起毀掉!! 當然,標題也許不是 100% 貼切,但我也不覺得只是針對文字的批判!! 最重要的討論還是在集思廣益,討論可行性!

但現實是蓋屋土地那邊取得?

所以我認為可以改變方式,如果有符合規定者,改成如果有外面租房子,有簽約公證,那可以用階梯式的補貼來提供租屋補貼! 補助超過上限! 溢出來的部分轉為免稅額度! 不發放現金,免稅額度可以累積,但無法轉換成現金。如果住家中,所有的補助減半,轉為免稅額度。

低於 80 萬年薪者,租屋每月補貼: (18年)
生一胎補助 $2000,生兩胎補助 $5000,生三胎補助 $10000

低於 120 萬年薪者: (18年)
生一胎補助 $1000, 兩胎 $2500,三胎 $5000


這樣除了可以減少地主隱匿租約,還可以提高繳稅率!
這部分我認同要用生越多補貼越多,這樣才能提高生兒機會。

很多地區的學校是大家進不去,家長只能被逼轉送私立!! 所以學費津貼我認為可以變成是:

前提: 120萬以下且名下無房產

0-4, 幼兒津貼提高至每月$8000 現金補貼,到滿5歲為止!
5-6 歲! 公立幼兒園不補貼,官辦民營 補貼 $5000/月(大多是 $8800月費),私立補貼 $10000/月(大多是 $18000-$21000月費)。前提是就讀私立者必須要有抽公立/官辦民營且抽不到的紀錄。如果有抽到不讀或是沒有去抽,就不給予補助。政府不發放現金,直接對學校窗口。
7-18歲,國小,公立國小不補貼。私立國小補貼 $5000/月 (不審查,政府不發放現金,直接對學校窗口。)

至於有人說多了這邊福利,少了那邊! 其實我有不同的看法!
小孩生了,多了未來繳稅人口,他這方便就是對國家有更多的貢獻! 也創造出更多的未來!!
更不要說這些人未來繳稅是為了支撐現在壯年未來變成老年的政府支出。
所以比起獨善其身的人來說,願意生孩子的父母我覺得政府還是應該要大力的幫助才是正確的!!
不然台灣一定會陷入更大的漩渦!

稍微有讀過社會科學方面的人,多多少少都會讀到關於人口老化對未來的經濟,社會會帶來多大的衝擊!! 只是民主不等同於資本主義!! 政府的腳色其實是在減少貧富差距,城鄉差距!! 還有政策制訂來調整讓國家可以不畏風雨,持續茁壯! 補助雖然不是治本的方式,但卻可以治標! 因為治本的方式..... 我想是沒有人可以接受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