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nzo2033 wrote:
昭告天下的廢青們,不...(恕刪)
唉…
數據都貼給你了…
都表示越以前平均越貼切,
越後來平均越遠離真實情況,
還巴著那個「平均」…
查一下薪情平台:有6x%人不到這個平均薪資…
我爸媽平均有1個蛋蛋…
人數區間最多的是年收35~45萬…
台灣實質薪資凍漲20年不是叫假的。
Alonzo2033 wrote:
昭告天下的廢青們,不要這麼容易被媒體挑動情緒了,否則一輩子當廢青!!
這家媒體拿兩個不同年代,月薪都是3萬的[上班族],來說明現在年輕人存錢有多辛苦,有人就拿這家媒體所報內容的截圖,來靠北社會不公不義,問題真的是這樣嗎?廢青對於數據沒有任何懷疑跟思辨的能力,難怪一輩子做廢青
我特地上政府網站找資料,隨便查了上方媒體拿的年份(1992年,民國81年)其中一個月的勞工平均薪資,
民國81年勞工平均薪資只有24000元左右,換句話說,民國81年月薪3萬,遠高於平均薪資,相當於一間企業的中階主管的薪水了,這家媒體等於拿當時一個銀行襄理的薪水,跟現在的社會新鮮人的薪水來比,然後說以前存錢多容易,X的,這不是廢話嗎?你拿現在一個銀行襄理的薪水跟社會新鮮人的薪水比,也一定存更多錢啊,這種為了挑動情緒,刻意挑選過的數字,廢青們就這樣信了,呵呵
看海成花 wrote:
唉…數據都貼給你了…(恕刪)
OldWilliam wrote:
第一個觀點是,要正確認識高房價的成因。
高房價的最大問題並不完全是炒房,基本上,房價反應的是居民所得和通膨的漲幅,但太多炒房會扭曲房市的供求結構,從而改變了房市的景氣週期,並加速了房價的上漲速度,讓先買的瓜分了後買者的增值利益。

OldWilliam wrote:
第二個觀點是,未來的房地產只適合普通人做長線投資。
有價值的房產依然會是中產階層最優質的投資選擇。 房地產最可怕的邏輯就是「買房一定賺」這樣的固化觀念,高房價不可怕,「買到就賺」才是最可怕的心理預期,這種示範效應會帶動全民炒房,任何城市的全民炒房都會傷及城市發展、後買者及一般大眾的利益。
OldWilliam wrote:
市場是房產分配的一個相對公平的手段,而高房價是在相對公平的平臺上競價的結果。 所以,與其抱怨高房價,不如想一想是不是我們的收入不夠、財富不夠?貨幣只是財富的憑證,房產才是財富的實體,
)OldWilliam wrote:
房地產是普通人最好的投資 ....對於大部分普通人,在產業和股票上就是待割的韭菜,房地產才是他們可以掌控的穩妥投資。 房地產相對於股市太安全了...
呃... 沒差也是有一點痛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