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Pan wrote:過我看起來他最後的結論還OK啊雨遮有限制大小 屋簷不列入了...(恕刪) 所以到最後 就算是限制大小好了那雨遮到底要不要算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要問雨遮憑什麼要算錢?人住在上面嗎?這個政策很簡單就是這兩個問題罷了不需要牽扯太多
在大台北,一輩子用不到的雨遮,要花上百萬以上!!要花多少年才存得到買雨遮的錢?太址了!! 這算不算,圖利建商會不會,太誇張!!連我這個不太想政治的人,都忍不住要吐口水!!草繩還是干的時侯很輕,當它去綁螃蟹時,不僅價格一樣,當它吸飽了水時(也跟螃蟹同價),草繩也變重了,所以,買螃蟹在秤重量時顯然,還是可以偷些斤两!!我記得,我以前在部隊時有辦伙過,要採買蔬果時,這些都是有竹欄或紙箱裝著,一般,有經驗的買家,秤總重時,都會先扣掉這五斤,再去乘以單價,以算出總價。我覺得,這才是合情合理的法則。
ysc_kyy wrote:吳院長所謂「草繩與螃蟹同價極不合理.....」,言猶在耳怎會在建商陳情之後轉變這麼快? 題外話,真的買螃蟹時,草繩是不是跟螃蟹同價?(樓上回答了,謝謝)話說回來,如果建商可以分別標價室內空間,雨遮,陽台,小公,大公...雨遮,登不登記,是不是就沒那麼重要了登記了,反倒可以清楚知道雨遮的面積是不是,目前都只喊平均價,才讓低價的部份一直增加比例對了,記得露台是不登記所有權的那有露台的房子,建商怎麼開價會依登記坪數,然後跟樓上開價相當嗎
chinyihli wrote:年輕人買得起房子...(恕刪) 買的確是買得起 但要看買哪一種啊?我雖然是桃園人但是工作在新竹 住在新竹要買新竹市區的房子的確很吃力雖然我也知道這就是"資本主義"加"自由市場"的結果靠勞力賺錢的人 永遠賺不贏靠"錢"在賺錢的人如果大眾的心裡不平衡無限增長對國家社會並非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