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ance wrote:我上文的重點, 是在...(恕刪) 不好意思, 急著澄清沒搞清楚您重點, 買房跟儲蓄定義確實不一樣, 應該算投資才對, 所以與其說繳房貸強迫儲蓄,不如說是強迫投資更為貼切.以基金來比喻, 還真蠻像借錢去定期定額買基金, 時間到了可能虧損也可能賺錢. 只是用處比基金多, 因為可以居住省房租.
哎哎,房價物價都被投機客炒翻了昨天看新聞又說國際小麥價格又上揚了薪資一直往下掉,物價還上揚一來一往可是很驚人的我是七年前段班目前老家聽父母講當時花了大約快兩百萬 (鄉下地方)父親是公務員,月薪大約三萬上下吧!不是很清楚母親自己做生意,收入相較之下較不穩定,但應該也有個一、兩萬/月現在我工作一個月雖然不是大專22k方案,但也因此方案讓我的薪資不比22k好上多少反觀現在房價,一樣老家那邊房價都喊到最低五六百萬嗯,算算薪資大約是老爸的2/3,房價是當時的3倍以上,以前面的基數來算就差了4.5倍現在過的很省,一個月要上繳10k回家所幸在台中工作,房租4k/m,吃喝不超過4k/m (以150nt per weekday來限制花費,水電還要從中省出來)當然偶爾會花些錢買想要也需要的東西,看展覽或生活必需品雖然存款整體是呈現增加的,但那增加的速度看到真的會吐血現在也慢慢萌生買房的想法,但這似乎不是月入兩萬出能夠附擔得起的
daKKK wrote:你的比例有點高 不過...(恕刪) 是地,小弟目前確實還沒結婚,但我想以後老婆仍然要出去賺錢的(不這樣養不起)!!算一算,家庭總收入與開銷都會上昇,至於撐不撐的過,我暫時不想去考慮。而失業問題,我是有留一筆救命錢可以讓我撐個四個月不用考慮房貸。買在台北市的最大原因還是因為成交天數短,真的要用錢的時候,不要太誇張的價錢,售出速度是很快的。我想"強迫儲蓄"的原因就是現金留不住,不是每個人都有那種定力把錢存下來的。
開版的說得沒錯,買房真的要趁早很多人一看到"買房"的字眼,就一把火起來,一下說什麼我有助學貸款,一下說什麼買在買在高點是傻子,或是一下又怪罪薪水只有22k......其實版上大多數人情況不會差距太大,你薪水不高,他有助學貸款,但是大家所擁有的時間是一樣的,一天都是24小時還有就是看你買房的意願有多強烈,如果想買房子,就降低其他享受,早點規劃多買一台手機,就少幾千萬把塊,少買一台dslr,就多了幾萬的儲蓄,整天抱怨於事無補,早點開始才是真的
其實,中南部的房子多是透天厝,但目前有些也都不便宜。像南部老家附近蓋了一批兩層樓透天厝(建地面積約25平),但是每戶要價七百多萬。那裡只是一個人口四萬三千多人的鄉下地方,生活機能是齊全啦,雖有公車但不是很多班次,沒有台鐵車站,也沒有大型工業區,雖然鄰近台南市,但離市區也有一段距離。那批房子看起來也非豪宅,要價七百多萬,真不知價值在哪裡?
前面很多人講要能負擔得起風險..我非常同意,我做一個佐證..我就是在去年風暴最強的時候賣房子的.當時想到一個重點,一般人現金沒有比別人多當市場下滑的時刻,通常也是資本不夠的人手頭緊的時刻.即使我看好未來會有發展,可是撐不下去就是要賣..通常就是賣在低點.當時有人跟我提到房地產這就是玩資金..資金不足的人小小波動就必須忍痛認賠退場..資金夠的人還可以撐,他什麼時候出場都可以..跟賭局一樣,資金夠贏面就是比較大.後來我還是撐過去了沒賣.一點感想跟大家討論..
常看到很多人說,買房叫做強迫自己儲蓄,我覺得這是一個很無法相提並論的東西如果今天我們貸款買一台跑車,有人會說我這是在強迫儲蓄嗎?講出去應該會笑死類似的行為換到房子上只是因為我們可以預期車子只會賣的比買便宜,而房子不會,且房子用途比較廣所以我們就合理化我們的行為?這樣對嗎?儲蓄就是儲蓄,是把錢存起來為了應付之後無法預期的開銷所做的行為所以我們才會把錢放在我們可以信賴的機構(銀行),目的就是要保護這筆費用不致損失,方便日後使用...買房行為裡面哪裡可以看到這種行為?有銀行或建商可以保證願意用原價+利息買回的嗎?買房應該看做投資和消費,就像我們買車的目的就是要使用他,等不需要轉手我們會賣出,或是我完全以賣人為目的而賣出可能會賺也可能會賠,我怎麼看都跟儲蓄完全沒有相關性..所以如果把買房當做消費,我們就會挑自己喜歡的,因為是自己要使用如果把買房都做投資,我們就會挑有成長空間的,才會預期有獲利空間先把觀念釐清才對而且我覺得把買房當儲蓄,是一種理財的擺爛心態...
KuanCheng wrote:我覺得把買房當儲蓄,是一種理財的擺爛心態....(恕刪) 你說的對。我覺得這種心態就是:什麼理財工具都不想去了解、學習,就反過來告訴自己買房是很好的儲蓄方式,而且買房還有房價上漲的預期報酬,比放在銀行賺那微不足道的利息好多了。確實,比起花時間去研究理財工具,這樣省事多了。
diamondback wrote:開版的說得沒錯,買房...(恕刪) 當初買房只是為了不想被家裡人說被人招去(我也是七年級的),因為老婆非常的深愛她的家族,所以解決方法就是叫我去住她家,畢竟不是自己家,不能隨意胡鬧,吵了三年總算買了現在的房子,雖然還是常常回娘家啦!可是那種踏實感就是不一樣,貸款一個月27k是重了點,但是這都是人生必經的過程,我也有想到失業問題,誰能預測未來十年自己的工作穩不穩呢?只要看眼前的就好!
cheche905 wrote:當初買房只是為了不想...(恕刪) 如果你是為了有需要 去買 ok 但風險就要考量一下重點是要把買房當儲蓄 這就要三思 真的要儲蓄 風險更應該要考量http://www.nownews.com/2010/09/08/320-2644193.htm真的要想要在現在這個正處於高點的時候買房子,還真的要千萬再三三思,在房價與租屋費用差距過大的時候,租屋還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雖然那些賣房子的人都說:「自用沒差」,但是把薪水的1/2,甚至是3/4都綁在一間房子上,對本身的生活品質影響甚距,且台灣房市的循環週期為18年,一但被高房價套牢,要脫手便要再等十多年,怎麼看來,買房子都必須要謹慎以對。----------------還有 當你失業時如果是大環境的關係 那麼這時你賣房的速度可能就快不了因為你要賣 別人也要賣 房價腰斬再腰斬不要以為我是危言聳聽 因為日本20年前的房地產不敗神話 就是這樣破滅的一直到現在 日本的經濟還沒辦法回復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