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房地產政策。

換人不是沒用

不過

不管 換藍還是換綠 就一定沒用
現在要實施像德國的政策有很多的問題,
對於沒有房子的人來說,想要低價買,
對於手上有房子的人要高價賣,什麼是合理價位?
誰來定這合理價格?是買方?賣方?還是仲介?或是銀行?
銀行貸款會看房子的價值還是看還款能力?

今天月入十萬的人跟月入三萬買相同的房子,
房貸的成數會一樣嗎?












kuo116 wrote:
你不要扭曲我的說法。
不知道我扭曲了你那一點?你以為等立法院翻盤一且切就有救了?恭喜你!那就再等等吧!
德國受薪上班族平均要繳50%上下的所得稅及強制保險

剩下不到50%還要負擔生活費、附加費、貸款、私人保險

德國人的生活壓力也不是我們能想像的

嘴巴說很容易


想買房
乖乖存自備款 揹貸款
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沒有白吃的午餐



acermate wrote:
那甚麼是民生必需品的...(恕刪)


事在人違而已

dgg wrote:
有心做就做得到不做理...(恕刪)


+2, 說到重點了!

就看要不要做!

放心,窮人比有錢人多!
acermate wrote:
很高興你也認同政府應...(恕刪)


+1

台灣不止沒有房屋政策,很多議題只有手段策略並無真正政策
以香港和新加坡來說,一樣是存在富人和窮民
富人可以花大錢買豪宅華夏,但是窮人也可以用很低的價格租到公屋
而且公屋比照華夏,建築用料實在,地點也不會太偏僻
一樣委託物業管理公司在管理公屋各項設施,不會因為是公有而無人管理

反觀台灣的國宅,試問佔總體住宅比例多少?一般民眾對國宅觀感如何?
每次只要吵住者有其屋問題,中央和地方就喊要蓋幾千戶國宅或社會住宅以杜悠悠眾口
試問,蓋幾千戶社會住宅就能解決台灣高房價的問題嗎?
況且要蓋社會住宅的話,其他地方的需求也比台北市來的殷切吧

當有一天台北帝寶或高雄人文首璽旁邊蓋了幾棟社會住宅
然後以極低的價格出租給家庭無自有房屋而且所得總和低於某個水平的民眾
而且是以資格審查並非抽籤方式,然後訂定住戶公約並交由優良物業管理公司管理
然後將此模式在各地實施,如此一來
有錢的人買豪宅住,買不起豪宅買華夏住,買不起房子的去登記租公屋
窮人有了不錯又便宜的房屋住,房地產就不必因為民怨而被迫打房造成發展壓抑

政策是一整套的配套措施,可以長治久安
但台灣是一個沒有政策的國家,處處是頭痛醫頭的措施,只能止痛卻無法根治問題
不能炒房你要叫那些"高"官吃什麼??
不要怨別人炒
是你炒不起

哪天換個角色對調一下
你要是還有同樣的想法
給你拍拍手
sam6862 wrote:
一堆人擠破頭為民喉舌...
還得冒著破產風險去競選...

真的是為百姓福祉而參選??
打死..我都不相信!!

個人認為
房價其實是有在控管...
但控管單位應不只政府...
建商應該更是位高權重...

不能認同你再多了!!!!

我也很贊同德國政府的做法...
但是想在台灣實施-->可行性...趨近於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