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買房的人,贏過背房貸的人?

算數不好不用亂虎爛
一個月3.6萬加上年中兩各月 一年五十萬
20年剛環好一千萬 這一千萬不用利息哦
美各月還五萬 那他不就每天吃大變了
.......................................................................
朋友甲,月薪3萬6,年終2個月,在奢侈稅開徵之前豁出去了,選擇中和圓通路買下人生第一間房子,總價1280萬,47坪的中古電梯大樓,有機械車位。

說起來,不貴也不便宜,他頭期款付了身上大部分的現金,280萬,貸款1000萬,選擇20年還款。

C63 wrote:
奢侈稅這事情,大家也...(恕刪)


建議你依順序看完以下幾本書就知其所以了

01. 有錢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02. 窮爸爸與富爸爸
03. 富爸爸商學院

你就能清楚知道 甲乙各處在哪一個象限

來自台灣某處的小小國民 用機車來代步上下班的小小國民
當然是有房的比較好.

zaza213 wrote:
以台北市來說持有10...(恕刪)
我附合72樓的
等20年後,大家都有屋沒錢時
房巿會如何發展?
若是有現金600萬,投資20年,資產變成1200萬
若是600萬買房,20年後增值1200萬
若這2個結果一樣,20年後資產都到1200萬
那就差在20年的過程了,是要戰戰兢兢背20年房貸,還是沒房貸壓力20年
老實說

因為時間定位點不確定, 無從判定兩人好壞~

但是以現今點購買房子只能說甲非常的笨, 一來是高點, 二來選了增值率低的高房價屋(中和園通路)

以同樣資金比例來看, 1280的房子, 在現在利率下, 20年後本利償環共是1500萬
也就是說在買下房子的當下就已經輸給乙220萬, 更不要說乙的復利回收, 年收56萬
最少我只能看到乙的生活品質跟投資理財的能力大於甲很多

另外每個月的5萬房貸, 所產生的風險性也很高(如不能失業, 或發生重大金錢事件等..)
而且房屋的變現率不如股票高(三天變現)

先不論20年屋子未來性, 以現在的租金比來看, 租屋比買屋來的正確多了~




兩個家庭生活快樂是重點,滿手握著鈔票捨不得花,哪天人生有什麼意外,留下的是一堆鈔票,而不是生活快樂與品質,而別人都有自己的不動產與存款,那你自己又有哪些呢?這才是你生活的重點,若只是要來安慰自己,有人買了房子沒了生活品質,那你就錯了,買房子的人所得到的並不是只有房貸壓力,而是對另一伴與小孩及對方父母所給予的責任與交代..別忘了.不動產增值的不比股票投資低..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oxy wrote:
但是以現今點購買房子只能說甲非常的笨, 一來是高點, 二來選了增值率低的高房價屋(中和園通路)

以同樣資金比例來看, 1280的房子, 在現在利率下, 20年後本利償環共是1500萬
也就是說在買下房子的當下就已經輸給乙220萬, 更不要說乙的復利回收, 年收56萬
最少我只能看到乙的生活品質跟投資理財的能力大於甲很多


+1

目前房價為高點中的高點
買在增值率偏低的區域(我印象是永和離台北最近~比較熱鬧,圓通路算很裡面)
(基本上我只認為買精華區的店面才是真正穩賺不賠,或是大安信義的住宅,因為房子只會越蓋越多)

產生現金流才是王道


不是說不能買房

一堆人老說中鋼中華電多好,是也不錯~但頂多每年6%(假如股價不跌是蠻好的選擇)

有的會選擇高投報的套房或分套來收租~收租一樣6%,有資產的增值+現金流的加持

相比當然以買房為首選(因為股票是虛的)


如果以自住買房跟2412+2002來比...

以投資的角度我覺得乙方贏了


甲方是贏得情誼跟幸福的家= =(也不錯啦)

小虎先生 wrote:
我如有8000000...(恕刪)


心有同感

以我自己的例子,我拿250萬當頭期去買一間快1000萬的房子,設定30年繳

薪水45000,拿35000繳房貸,一個月餘一萬,加上小額放貸一個月1萬的利息,一個月2萬一個人很好用

400萬放定存股,分散7支,每年持續拿股利下去滾,不理它

120萬分配在滬深和台指市場,只要再讓我逮到2008之類的大行情,房貸馬上可以提早還清

另外預備100萬去買公債

人生何必單壓一邊,定存股何必單壓一支






audi58 wrote:
那就差在20年的過程了,是要戰戰兢兢背20年房貸,還是沒房貸壓力20年,...(恕刪)


20年的投資壓力會小嗎?要有一定的獲利,每個月還要繳房租,壓力沒有比較輕鬆喔!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