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die1999 wrote:舉出數字就非常好是吧 ^_*一個朋友, 歐系分析師, 公司在仁愛路圓環附近, title 只是 director (還不是 head of research 喔).今年所得稅六百多萬. 這樣算出來, 有沒有非常好? XD 我也有認識一個外資金融圈的朋友(不是靠爸媽做生意), 還不到35歳....我沒辦法有圖有真相, 信不信隨各位, 只能說他給我看過他的稅單, 一年的稅金繳掉一輛法拉利, 是真的....(中華民國政府感謝您)這種金字塔頂端的人, 不到四十歳就能輕鬆破億. 但這種人畢竟是鳳毛麟角, 極少數中的少數就是了.
yenchiao wrote:有資產可以億來億去的好野人, 應該都會忙著錢滾錢或是去逍遙自在吧, 幹麻在01看大家批來批去 不一定哦...網路也是一個社會,人跟人互動的社會,這不是價值可以衡量的閒暇之餘也是會到網路看看能逛的網站真的不多金城武很有錢,也是很愛玩電動啊
怎麼都舉金融圈的當例子?我說說我老姊吧!她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跑去日本混了幾年,學了一點日文,有一點日本關係,因此進了日系商社。後來離了婚,因為沒小孩,就跟著去大陸開分公司的同事去了大陸,因為公司賺錢,所以年薪都有兩、三百萬台幣,加上投資上海房地產,翻漲了兩、三倍,現在資產約七、八千萬左右,離一億還差了一點 ....
lelotw wrote:怎麼都舉金融圈的當例子?我說說我老姊吧!她高中畢業,沒考上大學,就跑去日本混了幾年,學了一點日文,有一點日本關係,因此進了日系商社。後來離了婚,因為沒小孩,就跟著去大陸開分公司的同事去了大陸,因為公司賺錢,所以年薪都有兩、三百萬台幣,加上投資上海房地產,翻漲了兩、三倍,現在資產約七、八千萬左右,離一億還差了一點 .... 因為金融圈是最容易展現超高本薪的地方, 不然美國華爾街最近在鬧窮人佔領? 你舉的例子是靠得宜的投資累積財富, 上面我舉的例子只不過是在表達有極少數的人單靠薪資收入就能有破億身價.不然光是要講你姐姐的二, 三百萬年薪, 台灣一堆電子業, 大公司主管, 醫生, 律師會計師, 多的是超過這個 level 的年薪.
lin8810 wrote:不然光是要講你姐姐的二, 三百萬年薪, 台灣一堆電子業, 大公司主管, 醫生, 律師會計師, 多的是超過這個 level 的年薪....(恕刪) 你忽略了重點,他們也是高中畢業?
)Toluba wrote:你冷氣到底裝哪家的阿?...(恕刪) 報告!!最後還是裝大金的~二台吊隱~三台壁掛~但看到是泰國製的 有點幹~~感覺也不是很涼?(空間太大了??)管他的~~之後不滿意房子就賣了~~反正也賺了
lelotw wrote:你忽略了重點,他們也...(恕刪) 王永慶先生的學歷大家都知道吧? 只不過王永慶只有一個, 同樣的道理, 也不是每個人都像您姐姐一樣高中畢業就能跑去日本混幾年 (因素? 時空背景? 行業? 地點? 混什麼? 統統未知) 再轉去上海投資房地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際遇, 只能說擠郎擠款命....但是看到那張稅單繳稅繳到一輛法拉利的(上班族最可憐, 扣繳憑單開下來一毛錢都逃不掉), 真的是長見識了
我猜 lelotw 網友的姊姊應該也不到50歲吧?我的感覺是, (歡迎各位富豪糾正呀 XD)今天已經破億的,- 如果四十左右或不到, 大概是 祖上積德, 投資得宜, 創業成功, 從事超高薪行業單靠薪水跟獎金, 或是有趕上員工分紅免稅的列車 這幾種- 已經過四十的, 有可能是靠著各個時代相對較高所得的行業收入, 以及加上合宜的理財累積而來今天還沒破億但還有希望的年輕人,- 如果祖上積德, 那.... 就再忍耐一下 XD- 如果祖上沒特別積德, 那就還是得靠 投資得宜, 創業成功, 從事超高薪行業單靠薪水跟獎金Like it or not, 這就是這個社會現在的真實反映. 最近打聽了一下, 了解到低成本股票員工分紅制度退場後, 高階主管很多就是硬生生的用很高的薪資(現金)所得, 課上一個40% 的稅率. 所以今天電子業的年輕員工, 除了創業成功外我想是沒太大機會了.每個時代的"高收入/高薪酬"行業都在變化, M型社會越來越無可避免... 這幾年房價狂飆後, 其實我自己覺得已經開始朝向 H 型社會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