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看了房地產討論約一個月後的感想


yehshichow wrote:
板上看空台北市房價的鄉民越多,我就覺得以後台北市的房價只會越來越堅挺...(恕刪)



預算有限 跟 房價堅挺 的關連是????
瞬幻夢影 http://blog.yam.com/hahasue
蒙古共和國 wrote:
yehshichow wrote:
板上看空台北市房價的鄉民越多,我就覺得以後台北市的房價只會越來越堅挺
因為這些人覺得台北市房屋價格越來越高不可攀得心理,只好上網抒發情緒
為什麼呢?因為這些人無外乎:
預算有限,可是又很想買台北市的房屋,離台北市太遠又看不太上
預算有限,可是又很想買電梯大樓,舊公寓沒車位又看不太上
預算有限,可是又很想買新房屋,屋齡太舊又看不太上
預算有限,可是又很想買在捷運站附近,離捷運站走路超過10分鐘以上又看不太上
預算有限,如果放寬房屋條件,其實有很多買得起,不是嗎?
兩千萬的房子算是便宜的,你怎麼一直說預算有限?
看請楚我講的話再發言好嗎?
我是說像你這種看空房市的人,因為覺得台北市房屋價格越來越高不可攀,只好上網抒發情緒
因為這些人無外乎:預算有限......

至於另一個主題:2000萬的房子便不便宜?對於買得起的,還OK;對於買不起的(such as u),很貴!
瞭解了嗎?妳還需要繼續盧2000萬房價的議題嗎?

HaHaSue wrote:
預算有限 跟 房價堅挺 的關連是????
未來台北市房價會堅挺,主要原因就是每個人都想買台北市的房子,無奈預算有限...
台北市的房屋需求永遠都在,而且是需求很大,當然房價就不會有板上一些看空或大幅下跌的情況
96-桃山、喀拉業山 97-玉山主峰 98-石門山、合歡主峰、奇萊南峰、南華山 99-伊澤山、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加利山 100-合歡東、北、西峰

hijack5702 wrote:
房市我看長空,就和之...(恕刪)
我覺得這5都雖然都算直轄市,可是台北市不一樣
否則,以前只有北高二都,為什麼房價就是不一樣
簡單嘛~因為台北市是首都,除非政府遷都,那就另當別論啦~

還有,房價要漲要跌,第1樓有分析,在低利率寬鬆貨幣政策下,萬物飆漲,房市只會溫和上漲
96-桃山、喀拉業山 97-玉山主峰 98-石門山、合歡主峰、奇萊南峰、南華山 99-伊澤山、大霸尖山、小霸尖山、加利山 100-合歡東、北、西峰

yehshichow wrote:
板上看空台北市房價的...(恕刪)


又來了~一定要把看空房價的人當作是"酸民"嗎?

至少我不是,所以不要一概而論^^

yehshichow wrote:
板上鄉民大多看空(應...(恕刪)


難得有人敢於說真話,支持一下!

jim_raynor wrote:
而銀行爛頭寸過多 是因為金管會限制房貸的釋出...(恕刪)


看事情要依據數據,而不是憑你自己的錯覺

底下是貨幣共給量M1b(資料來源:經建會),不好意思9月份創下歷史新高



依據央行公佈的住宅房屋貸款餘額來看,不好意思,9月份也是創歷史新高!



事實勝於雄辯,你還有什麼要鬼扯的?

musicjerry wrote:
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日...(恕刪)


那是你太不懂日本的房地產,才會錯誤引用日本房地產為例!

對日本人來說,房子跟汽車都被視為是消耗品,不斷折價才是正常!

在日本,幾乎都是將老房子拆掉後重建,根本很少人會買賣二手屋!

就算要賣,也將像二手車一樣每年以10%的速度折舊,價格當然漲不起來!

有哪個台灣人把房子看成二手車?

不懂就別亂引用,以免自誤誤人!
DiDiLai wrote:
我的看法會是3~5年的修正,或是緩步下跌5~10%,至於大幅度的修正,應該就要注意非自願性賣出(法拍,銀拍)的多寡才來決定。

舉例來說,保富通商大樓(民生東/復興北,捷運350M),上星期法拍的拍定價只有52萬/坪,要說不去影響到周邊或是同棟大樓的行情,我想也是不可能的吧^^...(恕刪)



你這種選擇性觀察房地產,只有自欺欺人而已,最後你還是買不到房子!

你怎麼不提敦化南路的華票大樓的成交價?


拜託,保富通商大樓是商業大樓,他的交易價格本來就會低於住宅!

因為商業大樓的容積率都非常高,每建坪可蓋的房子多很多,幾乎都蓋滿了

如此,把土地成本都分散在每個物件上,自然會較週邊住宅便宜許多

而且屋齡已快30年,屋況已經很糟糕,租金也相對很低,價格自然相對較低

這哪能跟周邊屋齡較新的大樓相比?

又加上,那只是賣部份保富通商大樓的樓層,根本沒辦法輕易進行都更,土價價值沒辦法被反映出來

相較之下,整棟標售而可輕易進行都更的華票大樓,成交價就嚇死人了!

頂新集團買下後打算拆掉要改建成豪宅,因此他是買華票大樓的土地

每坪土地多少錢你知道嗎?

每坪1400萬!!

當土地取得成本如此之高時,你認為他將來改建後要賣多少錢?

而且這還是多組搶標的結果,大部分投標都是超過千萬的!

當他改建成豪宅後,每坪300多萬成交,你覺得周邊的30年中古華廈該賣多少錢?

隨便賣個150萬/坪都不過分

當大安區30年中古華廈可以賣150萬/坪

在內湖推個每坪100萬的全新華廈,你還能說他貴得離譜?

內湖地點沒有大安區那麼好,但這是用最新式的建材、最棒的設計蓋的全新住宅耶!

當內湖都能推個100萬的全新華廈,在隔壁的汐止,推個50萬的全新華廈很過分嗎?

汐止當地人可能覺得很過分,但對早已習慣貴得離譜的台北市房價的台北市民,卻覺得可以接受

然後,在汐止出現創新高價且成交的華廈後

結果,位置差不多的中古華廈普遍都要賣到35萬(現在很多都落在25萬上下),還很離譜嗎?

房價就是這樣,不斷地向外擴散,不斷地傳遞開來


你刻意忽略市場上創新高價的土地,房價遲早還是會擴散到你想買的區域

最後,你肯定會一路罵,貴得離譜,但全部都不敢買,多年過去還是到處飄流的租屋族

被剝奪感更強烈而已!

還有,你是聽誰說豪宅沒市場了?

只不過交易速度變慢而已吧!

否則,威京集團在信義計畫區的亞太會館,幹麻發神經說要拆掉改建成豪宅?

若沒市場,威京集團是傻掉了嗎?

好好的房子花錢拆掉?!

奴隸與國王 wrote:
目前房屋供需狀況是供大於需,未來(台灣6~8年後總人口開始下降,到時供需失衡更嚴重),人口負成長,這是台灣人口紀錄有始以來沒發生過的,再過幾年就要發生了,以前老一輩的人跟你說房價保值,但是在過幾年以後,這種觀念就不對了(除非台灣開放大量移民來台)...(恕刪)


你觀察供需只看部分,難怪會有錯誤的推論!

首先,出生率低,但最快也要到2023年才出現人口負成長,你現在就開始想這個事情,會不會太早?

再者,過去10年,離婚與分區率飆高110%,暴增50萬的離婚/分居人口

試問,離婚後,誰還會住一起?

當各買一間房子,需求不就暴增1倍?

還有,現在年輕人都不喜歡跟父母同住,導致小家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你問問你身邊的人,誰結婚後還跟父母住?)

這不會帶動居住需求?
yunyunhome wrote:
看事情要依據數據,而不是憑你自己的錯覺


這是當然
M1B增加沒錯,不過政府採用行政措施讓銀行的錢可以釋出到房地產的條件變嚴格了,所以才會銀行滿手錢,但又不能推房貸,所以只能衝信貸。

另外貸款餘額跟創新高是否跟真的銀行放款緊縮,有何相關?

購置住宅貸款的月變化率才是重點吧~~

從奢侈稅實施之前,3月比2月多了34000(百萬元)
政府在四月推出奢侈稅草案之後,
購置住宅貸款的每月增額越來越少
四月增加了21714(百萬元)
五月增加了15149(百萬元)
六月增加了10758(百萬元)
七月增加了15280(百萬元)
八月增加了3920(百萬元)
九月增加了12528(百萬元)

八月股災讓月增率大減,直到九月才回升
但從三月以來,以月增率來看,下降到只剩1/3左右。

要等到月增率變成負的那時候已經塵埃落定。
到時候想跑就只能多殺多了

我看的是趨勢,沒有資金動能,房價要繼續上去~很難!

PS
但要下的很深,可能也不會太簡單,因為奢侈稅打了免疫針,洗掉弱的病毒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