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jma wrote:
沒在台北市找過房子的人很難體會為什麼房子要用搶的
小弟也是實際看屋且買了才真正瞭解,潛在需求太高了,即時是奢侈稅後也一樣
畢竟大家都已經要花大錢買房子了,不太可能隨便挑間爛房就下手,那些萬年物件也就因此一直掛著
而看到不錯的房子,大家就是搶,我也跟正在找房的友人說:在台北市買房子最大的敵人不是錢,是那些跟你一樣在找房子,而且也買的起的人。
看到喜歡的,一定要當機立斷,立刻下手,這樣的作法你不一定會買到最高,但一猶豫肯定沒有。
還有拿國外房價對比台灣房價或用所得衡量很不合理,因為比較基礎完全不同,主要在於台灣有獨特的稅制,就是幾乎是全世界最低的地價稅和房屋稅,這樣的差異就會反應到房價上。更具體說,這種稅制就是頭過身就過,也就是一旦繳完房貸,和總體經濟的波動(如所得、利率)就幾乎完全脫勾,何況還有遺產稅制的優惠和贈與,這些因素資本化之後也都反應到房價。所以為何說台北房價易漲難跌跟稅制有很大的關係。
但不要以為按實價課徵房屋稅、地價稅就可以讓一般人買的起,實際執行下去一般人只是更買不起而已。
你應該是找房子的過程中被仲介代銷給唬慣了,
以為買房的需求永遠都會被賣房的供給量給綁住,
新房想開庶民價或豪宅價都跟iPhone一樣,新品訂價是她家的事.
而為了搶學區門票而搶中古屋也還可以說的過去,
其他人幹麼要去搶中古屋? 搶投資???
整個台北市到處都有空房出租,
這些房東全都是潛在的賣家,
有些房東不過是懶得動而已,
懶得把房子給仲介處理而已,
懶得顧房客修繕問題,
甚至還有懶到連收房租都懶的,
但空租時間拖長, 或是查稅查收入行動一展開,
這些房東隨時都可能轉成賣家的,
就算老一代不處理,
下一代繼承後也可能會拋售老屋換超跑,
畢竟"富不過三代"不就是這樣來的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