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panadol wrote:請問有沒有簡單的解釋...(恕刪) 也沒甚麼那只是 價格走勢圖的一種型態他只傳達了 未來預期走勢的機率 跟量價關係但並非絕對他壓縮的2年價格越來越均勻在某個區間通常一突破區間 就有很大的機率 往該方向走 多或空都有可能我貼這張圖 主要意思是在說 如果噴出,價格長期上漲那做小生意的,常要開車的,需要大量運送的產業,航空業就會遇到壓力 ,若不敢調價,就會影響公司獲利 跟薪資 + 年終反正不論如何,就是錢的購買力越來越低
內政部主計處 2003-2012年的台灣的各項物價指數分別為食物79.73/104.16衣著93.43/102.52居住95.57/101.13交通通訊91.31/100.44醫療保健83.25/100.86教養娛樂99.37/100.68雜項85.78/102.23現在人口紅利最高峰, 除了食物,醫療保健跟雜項的漲幅比較明顯 ,其他各項過去十年平均年增率根本不到1% 就算加進食物,醫療保健跟雜項 平均年增率也不到2% ,根本就在通縮邊緣。2014年以後,人口紅利消失,可能進入通縮年代。買炒最高、膨最多的房地產,對抗根本不存在的嚴重通膨,完全是騙局。各大國央行怕像日本一樣通縮,祭出超低利率、QE、、。都快結束了,未來是還債的時代。
ycjeason wrote:但是講的極端一點..如果都沒有貧富差距...那就共產統治就好了.... 君不見北歐國家漸漸走回社會主義?丹麥掃馬路的跟當醫生的薪水差不到三倍。再者,所謂資本主義,應該定義為「照對社會的貢獻大小,領取相對應的報酬」吧?炒作,何來「貢獻」之說?然後有實力對社會作出貢獻的,發現「貢獻」的投資報酬率太低,於是跑去投資炒作,把理應給貢獻者的報酬全部聚集到炒作者手中,造成「貢獻」的報酬越來越低,願意「貢獻」的人越來越少的惡性循環之下。的確,我沒法解決。講難聽點,就算我當上總統了,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我發現,民生,經濟,公平,正義,似乎無法兼顧。尤其是「民生」跟「經濟」,依現在台灣的狀況,他X的根本是背道而馳的兩件事。股票漲了,薪水漲了嗎?股票跌了,物價漲了嗎?我大膽定義,目前「經濟」兩字已經變成「有錢人的收入」,跟小老百姓其實沒太多關係。但是有錢人很厲害,就是有辦法讓小老百姓認為「經濟」跟自己習習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