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a41 wrote:
剛跟我公司的房東續約.侃侃而談.心有所感

先介紹我房東..迪化街40年的老生意人..迪化街擁有兩店面.出門都騎一部破機車
兒孫滿堂..身價依我了解至少十幾億..但身上出門行頭不超過二千.都是夜市牌.皮鞋穿快十年
路上你絕認不出的超級有錢人
甚至可說你我繳的稅金..透過政府轉手(例如一年一千億的18%)也都流回到房地產
因為不會把錢留在身邊或是有其他管道能運用

可想的台灣未來.如果有錢人這方(企業主.經營者).都照目前這種思維下去
我想失業率越高.薪資低落.房價飆漲..已經是回不去了

因為連我也想把公司賣一賣去買房子了.....



出門行頭不超過2k,皮鞋穿10年...說的倒是挺實在的,和身邊例子相仿...
一天到晚喜歡把名牌或開什麼車或自己住(租)哪掛在嘴邊講的往往是空殼,
一雙皮鞋穿10~20年,低調的老一輩往往才是超級有錢人。

但關於房地產短時間內不跌...我認為你說的只是部分原因,不會是主因。
這3~5年來不只台北市,連新北房價都已開始嚴重偏離授薪階級的所得比例,很多人都說有錢人壟斷大部分的房~
但問題是有錢人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有在買房,不會是這3~5年才突然變多,低利導致投機才是主因。

因為要說壟斷~30~40年前,土地壟斷情況絕對比現在更嚴重,我祖父那一代,再台北縣100萬可以買一大片地,
當時台灣人口也不少了,當時在北部的人比例也很高,房價所得比可沒吹到像現在這樣誇張。
我認為台北維持現在高房價的主因,其實是有相當高的比例的家庭都已經有房,而且早已無貸,有兩間房的家庭也不少(仔細觀察自己週遭在台北呆超過15~20年的家庭,是不是就是如此!)~
而這幾年房價被一群快進快出的炒客+建商刻意炒,炒房客通常是在玩槓桿,高貸款壓力使他們希望越快把它丟給下一手越好(現在一般住房平均租金根本無法Cover超過700W的貸款)~所以當這群炒房的人夠多,且貸款額度大到現金流無法維持時,一定會導致交易價格下修。
但這時因為台北有房無貸的家庭很多,即使房價是短時間內被哄抬起來的,大家仍會"認知"行情已經上漲,這時有些有房無貸的人要賣房時,這些賣方當然不願意用過去的價格賣出,進而使行情維持在高點(貸款還清後,心態和壓力是不一樣的,有沒有貸款才是重點)。
這解釋了這幾年房價上揚導致交易量萎縮,但是價格卻仍然能持平在高點~其實是因為有房無貸的"一般人"太多了!

而你舉例的生意人,我不認為在他身上的"有錢人壟斷效應",能順利的傳遞到下下代。
他的下下代雖然看起來像是含金湯匙出生,但假設他有5個小孩,身後10億房產分給5個小孩一個剩2億,一個小孩再生2~3個~等到他孫子輩繼承到時約繼承到7000萬左右房產...
7000萬在台北市約有2間房~雖然聽起來也不錯啦~但等他孫輩繼承到遺產至少也是30年後了吧,看起來只能讓他的孫子,在台北安身立命,並且有間房收租勉強維持生活(假設到時台北人一樣多,且還是一樣繁榮哦),沒辦法完全過著完全不工作的富X代優渥生活~
俗稱的...富不過3代,不見得是後代子嗣敗家或不爭氣,而是小孩生的越多,能分的越少...
其實有錢人的資產隔代壟斷效應,沒你想像的厲害。
madscrew wrote:
是阿 我的確對於 M...(恕刪)

佛是大我, 你是小我,

每個人心中都有很多隱性的小我,

你隱性的小我, 可能是別人顯示於外的大我,

在人生的某個轉捩點, 你成為你, 他成為他,

在另外一個巧合的時空下, 你成為了他, 他成為了你,

所以他可能是隱性的你, 或過去的你, 或未來的你,

所以送人鮮花, 手留餘香,

而辱人穢語, 先聞其臭,

共勉之,


madscrew wrote:
3 產業方面 在台北想回南部工作的人,可以學一些台灣成功的案例 ,回家鄉把名產重新設定
行銷 通路 產能 成本 精緻化。 講白點 就是日本模式。
現在有些台灣年輕人都這樣做了, 也很成功。
日本就是每一個區域 都有自己的獨家絕活。 市場上根本不缺錢 缺的是好東西!!!
就算你店開在鹿兒島 照樣能吸引人排隊 一開店10分鐘秒殺!!!
但難度在於 你得學會 如何搞定我剛講的那些領域 你要多學習
美學 精緻化 成本 模型規劃 懂的找亮點 不要搞黑心 用心做精緻化的做~~
市場不缺錢 缺的是好東西~~

最強的是 你一家坐起來 整個區都有3種著名名產 那你就會再增加5-10倍的營收
因為你把聚落規模做起來了,人們會大量願意去你那邊旅遊~ 就像夜市效應~~




終於有人講到重點了,好的內容+設計規劃才是王道。
這是眾多奴性代工思維根深蒂固的代工業大老闆,想做品牌卻永遠做不起來的主因~
很多人都以為,好的內容和設計是不用花錢的。
這款歐告桑早該放手把棒子交給下一代 相對科技產業投資地產還是比較容易入行的 台灣老一輩做慣了 尤其對兒孫總不放心 不願適時交棒也阻礙了產業進步

maxkingella wrote:
終於有人講到重點了,...(恕刪)

台灣的企業主
不懂得"分享"
如果體制內有人才能創新,甚至創造專利
身為企業主,肯不肯將利潤與其共享??
大部分是否定的

大部分的企業寧願將收益分享給股東
甚至擴廠.轉投資
就是不願大方拿出來與員工共同享受成果
激勵員工替公司創新.創造利潤

旋風 wrote:
台灣的企業主不懂得"...(恕刪)
給您鼓掌 台灣企業真的沒賺錢嗎 答案絕隊是否定的 為什麼薪水一直原地踏步呢 其實這是政商勾結的後果

maxkingella wrote:
出門行頭不超過2k,...(恕刪)


是阿!

40年前新巨蛋這塊地靠文化路單坪土地3100塊! 裡面的2500塊!

我一位叔公輩的為了娶老婆賣掉蓋大宅院~"~聽說賣了三十萬@@!
喔喔~原來如此><~呵呵~謝謝你特別回答我~不然我真的看不太懂~
jeffhsia wrote:
嗯,請問一下有什麼東...(恕刪)

nzjulia wrote:
給您鼓掌 台灣企業真...(恕刪)

官商勾結只是其中一個原因
最原始的因素來自於人性的自私
所以任何人當上資本家
都免不了變成如此
因為台灣最基本的勞工保障極度缺乏
缺給了強勢的資源擁有者更強勢的環境










madscrew wrote:
是阿 我的確對於 M...(恕刪)


madscrew大發言都蠻有見解的,我也蠻愛看的,
但是建議不必要花時間和不知所謂的人打嘴砲,
那是自貶身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