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ula41 wrote:
剛跟我公司的房東續約.侃侃而談.心有所感
先介紹我房東..迪化街40年的老生意人..迪化街擁有兩店面.出門都騎一部破機車
兒孫滿堂..身價依我了解至少十幾億..但身上出門行頭不超過二千.都是夜市牌.皮鞋穿快十年
路上你絕認不出的超級有錢人
甚至可說你我繳的稅金..透過政府轉手(例如一年一千億的18%)也都流回到房地產
因為不會把錢留在身邊或是有其他管道能運用
可想的台灣未來.如果有錢人這方(企業主.經營者).都照目前這種思維下去
我想失業率越高.薪資低落.房價飆漲..已經是回不去了
因為連我也想把公司賣一賣去買房子了.....
出門行頭不超過2k,皮鞋穿10年...說的倒是挺實在的,和身邊例子相仿...
一天到晚喜歡把名牌或開什麼車或自己住(租)哪掛在嘴邊講的往往是空殼,
一雙皮鞋穿10~20年,低調的老一輩往往才是超級有錢人。
但關於房地產短時間內不跌...我認為你說的只是部分原因,不會是主因。
這3~5年來不只台北市,連新北房價都已開始嚴重偏離授薪階級的所得比例,很多人都說有錢人壟斷大部分的房~
但問題是有錢人一直都存在,也一直都有在買房,不會是這3~5年才突然變多,低利導致投機才是主因。
因為要說壟斷~30~40年前,土地壟斷情況絕對比現在更嚴重,我祖父那一代,再台北縣100萬可以買一大片地,
當時台灣人口也不少了,當時在北部的人比例也很高,房價所得比可沒吹到像現在這樣誇張。
我認為台北維持現在高房價的主因,其實是有相當高的比例的家庭都已經有房,而且早已無貸,有兩間房的家庭也不少(仔細觀察自己週遭在台北呆超過15~20年的家庭,是不是就是如此!)~
而這幾年房價被一群快進快出的炒客+建商刻意炒,炒房客通常是在玩槓桿,高貸款壓力使他們希望越快把它丟給下一手越好(現在一般住房平均租金根本無法Cover超過700W的貸款)~所以當這群炒房的人夠多,且貸款額度大到現金流無法維持時,一定會導致交易價格下修。
但這時因為台北有房無貸的家庭很多,即使房價是短時間內被哄抬起來的,大家仍會"認知"行情已經上漲,這時有些有房無貸的人要賣房時,這些賣方當然不願意用過去的價格賣出,進而使行情維持在高點(貸款還清後,心態和壓力是不一樣的,有沒有貸款才是重點)。
這解釋了這幾年房價上揚導致交易量萎縮,但是價格卻仍然能持平在高點~其實是因為有房無貸的"一般人"太多了!
而你舉例的生意人,我不認為在他身上的"有錢人壟斷效應",能順利的傳遞到下下代。
他的下下代雖然看起來像是含金湯匙出生,但假設他有5個小孩,身後10億房產分給5個小孩一個剩2億,一個小孩再生2~3個~等到他孫子輩繼承到時約繼承到7000萬左右房產...
7000萬在台北市約有2間房~雖然聽起來也不錯啦~但等他孫輩繼承到遺產至少也是30年後了吧,看起來只能讓他的孫子,在台北安身立命,並且有間房收租勉強維持生活(假設到時台北人一樣多,且還是一樣繁榮哦),沒辦法完全過著完全不工作的富X代優渥生活~
俗稱的...富不過3代,不見得是後代子嗣敗家或不爭氣,而是小孩生的越多,能分的越少...
其實有錢人的資產隔代壟斷效應,沒你想像的厲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