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買3000萬的房子~似乎是,最新檢驗人生成績單的門檻?


myth0102 wrote:
不是太容易滿足了,而...(恕刪)


不好意思,有點不太認同, 您可知對岸一線城市,

房價早就高過於台灣, 跟您說一下小弟手下派駐上海25坪左右房子,2房一廳, 租金約37000台幣.

大陸的年輕人 ,比台灣更買不起房子.

但是他們有著爛命一條只要有50% 機會,就拚了, 出去創業, 對於台灣人小弟看法保守在保守,要有80%機率

才會去創業.

小弟有個朋友今年也是43歲, 在台灣拿NTD 18000/月 , 我出他NTD40000 ,來大陸工作.

他卻不敢來, 原因是萬一做不下去,回台灣怕失業, 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 實在太差了.

最樣我還敢用嗎? 我們自己真的要好好檢討!

weili
3000萬,雙薪家庭,月收20萬,不吃不喝,也要12年多才能達成,當然會有,但是說普遍,看一下之前的討論串各年齡層中月薪大約多少算ok ?
不過房仲會告訴你,只要你有目標,付個頭期款,貸款買房當存錢,不用月收20萬,也可以輕鬆擁有.
zeus lu wrote:
住我家對面就有一位,太太是大學教授,先生在對岸工作(高爾夫球用品通路,上市公司),這種狀況應該很普遍;
myth0102 wrote:
3000萬,雙薪家庭...(恕刪)


對面鄰居的太太是在台南科技大學某系當系主任,我不知道月薪應該是多少;
她先生是台幹兼小股東,年終有分紅的那種,說真的我也不曉得應該會有多少,估且算他們夫妻倆平均月薪在三十萬,應該是保守的吧;
嗯,不然四十萬好了,我沒有領薪水應該有八年以上了吧,真的不曉得行情;
大陸和台灣本來就不同,地廣人多,有一線城市,也有二線三線吧,
發展的機會自然比台灣多,去大陸發展的台灣人也很多呀.

但是月薪4萬去大陸工作,對43歲的他來說,能夠發展嗎?會有保障嗎?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呀!

weili0712 wrote:
不好意思,有點不太認同, 您可知對岸一線城市,

房價早就高過於台灣, 跟您說一下小弟手下派駐上海25坪左右房子,2房一廳, 租金約37000台幣.

大陸的年輕人 ,比台灣更買不起房子.

但是他們有著爛命一條只要有50% 機會,就拚了, 出去創業, 對於台灣人小弟看法保守在保守,要有80%機率

才會去創業.

小弟有個朋友今年也是43歲, 在台灣拿NTD 18000/月 , 我出他NTD40000 ,來大陸工作.

他卻不敢來, 原因是萬一做不下去,回台灣怕失業, 連挑戰的勇氣都沒有, 實在太差了.

最樣我還敢用嗎? 我們自己真的要好好檢討!
系主任在台灣不是很普遍的吧,台幹兼小股東也很不簡單,和一般上班族也差太大了!
zeus lu wrote:
對面鄰居的太太是在台南科技大學某系當系主任,我不知道月薪應該是多少;
她先生是台幹兼小股東,年終有分紅的那種,說真的我也不曉得應該會有多少,估且算他們夫妻倆平均月薪在三十萬,應該是保守的吧;
嗯,不然四十萬好了,我沒有領薪水應該有八年以上了吧,真的不曉得行情;

weili0712 wrote:
不好意思,有點不太認...(恕刪)


我也有遇過類似的狀況,同學是從事動物醫藥業的,這個行業在台灣已經沒有前景,他想試著到大陸找機會,但是礙於一些因素一直放不下(離婚有一個兒子,擔心兒子照顧問題、父母身體很好,家裡都沒有負債);
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吧,不能勉強,祝福與尊重每個人的選擇;

myth0102 wrote:
系主任在台灣不是很普...(恕刪)


住戶中也有一些退休公職人員、中華電信課長(在職)、從事保險業的業務員、夫妻都在美國學校教書的老師;
我是不曉得如何去找平均值,但是我直覺,台灣人的房屋自有率高達八成,房子原本就是安身立命的用處,有地方住就很好,為何要強調多少錢的呢??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呀,但一堆人把房子當作是檢驗人生的成績單,不是很奇怪嗎?40歲/3000萬,最好是很普遍.
zeus lu wrote:
住戶中也有一些退休公職人員、中華電信課長(在職)、從事保險業的業務員、夫妻都在美國學校教書的老師;
我是不曉得如何去找平均值,但是我直覺,台灣人的房屋自有率高達八成,房子原本就是安身立命的用處,有地方住就很好,為何要強調多少錢的呢??

myth0102 wrote:
我也是這麼覺得的呀,...(恕刪)


說實在話,白手起家的是很少,大多數是靠爸族及祖先留下來的,加上有點小聰明在股市或房市裡翻二翻就不只三千萬了;

有位朋友住在台中,家裡是殺豬的,有一個豬肉攤,據他說年收入二百到三百萬;
還有位朋友因為父母親有給他一些資金,他拿著去投資普洱茶,聽他自己是說賺不少(聽歸聽,像是在彭風,沒有賣掉看到現金,我也不相信);

賺錢的方法真的很多,沒有大家想的難如登天;
40歲~買3000萬的房子~似乎是,最新檢驗人生成績單的門檻?
絕對不是,因為這可不一定是所謂的成功典範阿!(這也是那位仁兄被很多人砲的原因)

房價無由的推升創造出利潤,其實就有如一個終點線不斷被後移的田徑賽!
我看過太多人換房賺了一大筆,憑藉著"成功經驗",以為自己快變地產大亨,
又買下更多更貴的物件,又為了那些物件,只好將生活以工作填滿,夫妻兩個一起加班,
感覺很"努力"、很"艱苦"、不草莓、有辦法、有才條...
也許真有個40歲年收400萬,手握公司重兵、事業大權,

但他們沒提的是,這種生活可能要犧牲點健康、偶爾要去燈紅酒綠,或再花大錢做奢侈消費紓個壓,
要把小孩給保母/菲傭/安親班/祖父母來教養,每天下了班實際相處短短幾小時,
或甚至是每個星期/月才能久久探監一次...
部分做生意或是燒好香佔到爽缺的生活可能不一樣,但這才是大多數受薪階級面臨的日子。

3000萬的房產真的是檢驗人生的最佳KPI? 我倒懷念起那個宣導爸爸回家吃晚飯的時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