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賣掉房產有一千萬現金 各位會怎麼運用?

章魚燒老爹 wrote:
聽閣下語氣,也許是家財萬貫吧,不過當今台灣,有一千萬現金的人口,應該是比沒有一千萬現金的人口少吧,雖然我沒有數據知道多少人口有一千萬現金,不過在各位一輩子當中認識過的人,起碼有八成沒一千萬吧?所以相較之下,是有錢人無誤。

財富的累積是漸近的,也許閣下是中樂透,或是富二代,不然應該能理解萬丈高樓平地起
...(恕刪)

樓主說他賣掉房子以後有一千萬現金
你就一直一直說他是有錢人
我真的以為你是在反諷阿

兩夫妻全身上下總資產一千六百萬新台幣
叫有錢人?
不然01你開個投票
看看認同的人有多少?

超過一千五百萬就有錢人
那公務員個個都是超級有錢人了
他們一個人一輩子能從國家領的錢
三四千萬都不只

不要講太多
我有認識幾個朋友
現在都在領終生俸

警察月領九萬多
領一輩子

警察月領七萬多
領一輩子

老師月領六萬多
領一輩子

兩夫妻國營機構退休員工
現金3000萬存款
新北市捷運站旁還買兩間房子送給兩個兒子
自己還有一間在住

更有錢的我就不提了
上面四個人只是基層公務員而已

我相信有錢人不多窮人也不多
多的大部分就是中產階級
但一千六百萬就要稱上有錢人
也差太遠了吧

我不是公務員
我沒中樂透
也不是富二代
不用戴帽子
大家聊聊而已



LOUIS2133 wrote:
我今年28,老公35...(恕刪)


十年前, 約在房產低點.
台師大附近, 兩房一廳也約六七百而已---
(現值 1600)
只是男的當時25, 女的 18.
不知作什工作? 收入穩定,可買六七百的房子(十年前).
也許,一樣是執業醫師巴, (男的不用當兵?)
頭款, 應是家裡幫忙, 不然有點難.
(否則應該貸不出來巴)
8189 wrote:
我去年賣掉市區房子1.

買880坪農也建五、六百萬獨棟小農舍)加車庫6個加雙b一台(300坪花園)(300坪農園)
300萬買股票

..(恕刪)



請問一下
五、六百萬獨棟小農舍 有到100坪嗎? (六個車位應不到 80坪)
我買 1000多坪, 也只能建 100 多坪耶!!
(三樓 地板面積也才 三十幾) --鬱卒中
linpredator wrote:





樓主說他賣掉房子以後有一千萬現金
你就一直一直說他是有錢人
我真的以為你是在反諷阿

兩夫妻全身上下總資產一千六百萬新台幣
叫有錢人?
不然01你開個投票
看看認同的人有多少?

超過一千五百萬就有錢人
那公務員個個都是超級有錢人了
他們一個人一輩子能從國家領的錢
三四千萬都不只

不要講太多
我有認識幾個朋友
現在都在領終生俸

警察月領九萬多
領一輩子

警察月領七萬多
領一輩子

老師月領六萬多
領一輩子

兩夫妻國營機構退休員工
現金3000萬存款
新北市捷運站旁還買兩間房子送給兩個兒子
自己還有一間在住

更有錢的我就不提了
上面四個人只是基層公務員而已

我相信有錢人不多窮人也不多
多的大部分就是中產階級
但一千六百萬就要稱上有錢人
也差太遠了吧

我不是公務員
我沒中樂透
也不是富二代
不用戴帽子
大家聊聊而已



...(恕刪)


由於你的用詞,所以我誤解你了,對於富二代一詞我向你道歉。

我尊重你的價值觀,也許是因為我們對有錢的定義有別,我真的覺得有一千萬確實是可以邁向富裕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認為每個金額擁有久了之後似乎會麻痹,會習慣,然後也許開始覺得不足,這種感覺跟買到嚮往已久的車很像。

我看過某一位01網友分享的,他說的大意是:百萬,千萬,億,十億,每個階段理財方式都不一樣,想法跟投報率都各異,我是認同這觀點,所以手上沒有相對的金額,說太多也是無法體會的。

以上,所以我鼓勵版主勇於掌握資金,勇於挑戰投資,千里之途始於足下,未來如何沒有人可以先知。

然後,我覺得有錢,真的很爽,甚至,可以買到時間,寸金可買寸光陰。
方案一是超級笨、最笨的方法
錢存銀行只是等著通貨膨脹把利息吃掉,
各國政府狂印鈔票,把妳的購買力稀釋,同樣的錢幾年後買不到一樣的東西,這就是通膨,
妳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把賺錢的速度大過於通膨的速度,如果要存定存,
不如把錢當下就花掉好了,最少妳能夠享受到當下的錢的購買力,不然幾年後,你會發現東西越來越貴,
把錢做可以活用的事吧,自己評估好可以承受的風險,就去做吧,若要買股票也不用急,慢慢等股災,
不怕買不到,只怕沒錢買,加油。
銘傳大學 wrote:
方案一是超級笨、最笨的方法
錢存銀行只是等著通貨膨脹把利息吃掉,
各國政府狂印鈔票,把妳的購買力稀釋,同樣的錢幾年後買不到一樣的東西,這就是通膨,
妳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把賺錢的速度大過於通膨的速度,如果要存定存,
不如把錢當下就花掉好了,最少妳能夠享受到當下的錢的購買力,不然幾年後,你會發現東西越來越貴,
把錢做可以活用的事吧,自己評估好可以承受的風險,就去做吧,若要買股票也不用急,慢慢等股災,
不怕買不到,只怕沒錢買,加油。...(恕刪)


"不怕買不到,只怕沒錢買",這句真棒,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章魚燒老爹 wrote:
由於你的用詞,所以我誤解你了,對於富二代一詞我向你道歉。

我尊重你的價值觀,也許是因為我們對有錢的定義有別,我真的覺得有一千萬確實是可以邁向富裕之路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我認為每個金額擁有久了之後似乎會麻痹,會習慣,然後也許開始覺得不足,這種感覺跟買到嚮往已久的車很像。

我看過某一位01網友分享的,他說的大意是:百萬,千萬,億,十億,每個階段理財方式都不一樣,想法跟投報率都各異,我是認同這觀點,所以手上沒有相對的金額,說太多也是無法體會的。

以上,所以我鼓勵版主勇於掌握資金,勇於挑戰投資,千里之途始於足下,未來如何沒有人可以先知。

然後,我覺得有錢,真的很爽,甚至,可以買到時間,寸金可買寸光陰。



...(恕刪)

對於你的價值觀跟想法
我也不意外
因為我三四年前就有在01遇過一個網友
他覺得
1000萬新台幣
對他來說
就是天文數字了
他覺得他這輩子只能要掙到1000萬
他就心滿意足此生無憾了

每個人的價值觀跟想法本來就不同
這都是個人自由個人選擇
但如果硬要說有1600萬就是有錢人
我相信絕大部分人應該沒辦法認同

還有
有錢沒有這麼爽
有錢頂多就是物質生活過好一點選擇比較多而已
吃好一點的食物住好一點的房子開好一點的車子玩好一點的東西
當然你有錢也可以選擇不吃好不用好的
所以我說"選擇比較多"
沒錢就是選擇比較少而已(有錢你可以選擇一餐可以吃五千塊五萬塊也可以吃五十塊的 沒錢你只能選擇吃五十塊的)

其他
跟一般人沒甚麼兩樣
一樣要吃喝拉撒睡
一樣要生老病死苦
每天都是24小時
時間到了都要走

看多了生老病死苦
最後就會覺得
身體健康家庭和樂
最寶貴

不知道為甚麼
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有錢車房有高富帥最重要
有了這些東西就是啥人生勝利組的(當然 有這些想法也是個人自由個人選擇 大家各抒己見罷了)
我只能說
你錢再多
有些東西也買不到

你說的有錢可以買到時間
我不知道是指甚麼
是指交通工具的便捷嗎?
有錢坐高鐵一下就到
沒錢坐客運莒光號慢慢嚕
是這樣嗎?

賈伯斯身價多少?
遇到癌症一樣要死
郭台成身價多少?
遇到癌症一樣要死
人生苦短
能力所及
請及時行樂(善)


銘傳大學 wrote:
方案一是超級笨、最笨的方法
錢存銀行只是等著通貨膨脹把利息吃掉,
各國政府狂印鈔票,把妳的購買力稀釋,同樣的錢幾年後買不到一樣的東西,這就是通膨,
妳唯一能做的,就是想辦法把賺錢的速度大過於通膨的速度,如果要存定存,
不如把錢當下就花掉好了,最少妳能夠享受到當下的錢的購買力,不然幾年後,你會發現東西越來越貴,
把錢做可以活用的事吧,自己評估好可以承受的風險,就去做吧,若要買股票也不用急,慢慢等股災,
不怕買不到,只怕沒錢買,加油。
...(恕刪)

放定存是最笨的方法但也是最安全的方法
股票投資穩賺?

講個實例
玩股票玩了十幾年
最後不玩了
為何不玩
因為沒賺沒賠(其實小賠)
台大畢業的腦袋應該不算差

8000萬新台幣都放定存
十年前的八千萬現在還是八千萬(八千萬定存利息不多 真的很少 但絕對好過於賠錢或全賠光)
不會因為虧損不見或消失
恐怖的雙北房價不談
十年下來通膨是有漲多少?
以前不說
難不成30年後的一千塊會變一百塊?
你住的房子現在一間一千萬30年後會變一億?
現在陽春麵一碗50元30年後一碗變500元?
有沒有這麼誇張?(會用通膨嚇人的大部分都是那些保險業務員跟理財專家 現在到以後的通膨是有高成這樣嗎?)
但因為玩股票賠錢的人一大堆
不會出聲而已
賺錢的才會喊

當然
01股票神人一堆
每個報酬率都是七八趴十幾趴二十趴以上的
就另當別論了
如果每個都這麼神
本金三五百萬就爽爽過了
不用到一千萬



若想害一個人,
其實就是叫他去玩股票.....
周遭的朋友同事,老實說.....幾乎都賠錢啦!!
存定存是傻瓜,但至少死死的鎖在那....有傻嗎?

幾年前新聞挖挖,討論若中頭彩你想幹嗎?
陳暉文說,若銀行經理慫恿你買股票,買基金一定要斷然拒絕
就是給他存定存領利息,保證銀行臉綠掉....

只是1000萬....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買房出租是個好點子,但是地點要慎選....
某甲 3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1600萬

某乙 5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3000萬

大家好像覺得 55歲的哪一個比較厲害


其實真的錯得很離譜

在01 吹牛不犯法 但我敢說 01網友 擁有 淨正資產 3000萬 應該不到10%

不要把賺錢 看得太容易 真的需要一番努力


我認為 某甲 3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1600萬

這種成績 完勝 某乙 5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3000萬


因為 人都會死去 人的生命 就是 70-80歲 最輝煌的時刻 應該是 40-50歲


如果 某甲 3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1600萬

那麼 40-50歲 他能賺到 5000萬 我也不會太意外


不要一昧 去比誰賺多少 重點要問他現在幾歲 歲月不饒人 ..

我不是大富翁 也絕非窮光蛋 物以類聚

我敢說 35歲 靠自己努力 淨正資產 1600萬 絕對已經完勝 大多數01網友了


只要依照自己之前怎麼賺錢的模式 繼續賺就對了

對的事情 重複做 恭喜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