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國家我不知道,但版主所稱"新加坡歷年以來一直維持在5倍左右的房價所得比",這樣的數據,應該也是新加坡的官方數據吧。我親戚住在新加坡,那裏的房市跟台灣大不同。除了少量高價的私人住宅外,八成以上都是國宅(即政府組屋),因為土地是國有的,國宅的數量、區位、房價都是由政府制定,一般而言都是相對的低房價,但轉移限制很嚴格,較不容易炒作。要注意的是,組屋只有九十九年的房屋使用權,沒有土地產權,等於是我們這裡地上權住宅。組屋雖然房價上漲得慢,但近年全球房價漲勢兇猛,組屋持有十年也差不多要漲5成,地點好的更可能翻倍。那為什麼新加坡房價所得比這麼低呢?說穿了,還是因為組屋的數量、區位、房價都是由政府制定,房價高,政府就在更遠的新開發區增加供給數量,再以相對低價去破壞舊屋的市場價格,必要時再搭配利率、貸款成數、購屋資格限制等手段打壓高價的私人住宅價格,透過比價效應進而壓低市中心舊組屋的價格。反正房價所得比是以當地中位數房價除以國民年中位數年所得,只要新加坡政府不斷在郊區新建組屋,房價中位數就會下降,整體房價所得比自然可以維持得很漂亮。兩國國情不同,臺灣完全沒辦法學新加坡,世界上多數國家也學不來,所以不用羨慕。兩國問題不一樣,拿新加坡來當房價控制的例子,其實沒有意義,只是拿個沒頭沒尾的數據唬唬人,讓弄不清楚的台灣人自覺難過而已。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問題,新加坡買車要另外付給政府200多萬台幣,才能換來一紙10年的擁車證,10後幾乎就是報廢,所以那裏的車價等於至少是我們的2~5倍,越小的車跟臺灣差價越大,搞得許多人買不起車,出門都坐計程車,因此也讓計程車生意好到不行。許多事有一好沒兩好,別的國家的人的苦你看不見,台灣媒體也不愛報,大部分時間都在努力唱衰台灣,藉由爭議及衝突議題吸引民眾關注,搞得全球最看不起臺灣的就是臺灣人,日子當然也越來越苦了。唉,扯遠了~
kevin-a1 wrote:…為什麼新加坡房價所得比這麼低呢?說穿了,還是因為組屋的數量、區位、房價都是由政府制定… 台灣要是像新加坡這樣搞就靠腰了。幾十年的經濟成長全靠有錢人在撐,這樣搞下去有錢人全跑光了,台灣大概要靠炒拉麵才能活了吧。
cch_hans wrote:原來在大大心中,台灣買不起房的年輕人,都該搬去菲律賓,真是有趣的觀點。 是您少見多怪吧。當年英國人跨海到美國墾荒,你以為是誰過去的?都嘛是無恆產階級去新世界試試運氣,運氣好的就活下來,運氣不好的就沉船或被印弟安人砍了。英國開發澳洲,去的都是有錢人?腦袋壞掉是嗎?待倫敦有祖上產業收租、有長工幫傭,整天喝下午茶打馬球就能活,有錢人誰肯走,英國派工人、軍人、犯人去澳洲墾荒的屁呀?沒錢的自己找地方去想辦法去活,這有很奇怪嗎?
房價所得比...嗯,這跟居住正義應該沒關係.台北市是我看過最具市居住正義的首都市,年輕人管你22k,33k,44k大家都可輕鬆入住,沒看過有人住不起台北市的.如果再勤奮點把接連的新北市納入,3F2T兩萬內一家搞定,捷運公車都方便極了!機車汽車更是趴趴走,大可任君選擇.沒去看過其它像個樣子的國家大都市,你就不知道台灣人有多幸福多嬌縱,在被操弄之前,先想想自已經住在那裡了?還是說,你又把朗朗上口的居住正義搞錯了??置產歸置產,居住歸居住,不要裝神弄鬼搞得好像民不聊生人神共憤一樣,台灣人夠幸福夠嬌貴了!如果大家還是習於被媒體政客操弄,憤青自做自受的苦日子才真的不遠了.
日本還不像臺灣一樣,人家買幾坪就是幾坪,何來公設之有。。。。。唉!高雄相較於4-5年前,幾乎除了某些偏遠地區外,房價都已經漲至少一倍以上了,甚至4倍-5倍的也有,實在誇張!我月薪五萬,老婆月薪3.6萬,兩人辛苦存,存阿存的,感覺好像快要能付頭期款了,但發覺房價又漲了!永遠追不上飆漲的速度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