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嬰兒潮在民國65~72年達到高峰,就是大約現在的33~40歲,
台灣這幾年房地產的上漲,剛好是這群嬰兒潮開始分家或成家(28~38歲)購買房屋強性需求的高峰。
(當然房地產還有景氣跟美國QE導制物價上升的影響,這裡略過先就供需面提出一點想法)
過去台灣房市低迷了十幾年,十幾年來台灣新成屋供給大約每年10萬戶進入房市,
漸漸消化八十年代泡沫時一年40幾萬戶,這幾年似乎忘記之前教訓,又瘋狂蓋了起來,
但是,更可怕的是,圖中嬰兒潮後面並不是更大的嬰兒潮,而是人口急遽銳減15~20%,
減到現在剛出生的嬰兒不到高峰的一半,甚至只剩三分之一,需求面可能不樂觀。
還有就是現在的未成年的人,大多是獨子或是只有一個兄弟姊妹,
額外購屋成家的剛性需求可能更少,到了2046也就是目前剛出生的到達30歲,
開始接收台灣六、七十年代嬰兒潮的龐大房產(遺產)。
在台灣身旁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日本"
日本戰後嬰兒潮現在大約50幾歲,日本房產泡沫也是大約20幾年前,
(日本人口金字塔圖大家可以去上網查)
當初日本人很自豪的說:日本的房地產總值可以買下2個美國。
現在日本東京郊區現在30幾坪的獨棟房屋(二手全新裝潢)台幣700萬就買的到,
哇~比屏東鄉下還便宜,但若不是自住,你敢去買嗎?
而台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