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慶:上半年房價跌定了

undefined我提供一點想法,下面是一張台灣人口金字塔圖

台灣的嬰兒潮在民國65~72年達到高峰,就是大約現在的33~40歲,
台灣這幾年房地產的上漲,剛好是這群嬰兒潮開始分家或成家(28~38歲)購買房屋強性需求的高峰。
(當然房地產還有景氣跟美國QE導制物價上升的影響,這裡略過先就供需面提出一點想法)
過去台灣房市低迷了十幾年,十幾年來台灣新成屋供給大約每年10萬戶進入房市,
漸漸消化八十年代泡沫時一年40幾萬戶,這幾年似乎忘記之前教訓,又瘋狂蓋了起來,
但是,更可怕的是,圖中嬰兒潮後面並不是更大的嬰兒潮,而是人口急遽銳減15~20%,
減到現在剛出生的嬰兒不到高峰的一半,甚至只剩三分之一,需求面可能不樂觀。
還有就是現在的未成年的人,大多是獨子或是只有一個兄弟姊妹,
額外購屋成家的剛性需求可能更少,到了2046也就是目前剛出生的到達30歲,
開始接收台灣六、七十年代嬰兒潮的龐大房產(遺產)。


在台灣身旁有一個很實際的例子,"日本"
日本戰後嬰兒潮現在大約50幾歲,日本房產泡沫也是大約20幾年前,
(日本人口金字塔圖大家可以去上網查)
當初日本人很自豪的說:日本的房地產總值可以買下2個美國。
現在日本東京郊區現在30幾坪的獨棟房屋(二手全新裝潢)台幣700萬就買的到,
哇~比屏東鄉下還便宜,但若不是自住,你敢去買嗎?
而台灣呢~?
那恭喜,永慶房屋會被屋主罵死的,大家直接對永慶待售的以開價20~50%出價吧,反正一定跌
再過2個半月,上半年就結束了!標題黨又要改成,下半年跌定了!

這種傻瓜論調,已經喊N年了!!!還睡不醒,,,,
房價的問題,不再漲跌,而再於你買的起嗎?,
買的起,就當買台車玩玩,
買不起,你喊到死,還是買不起,,


巴菲特說的好:如果歷史數字可以不變,那世界首富應該是"圖書館管理員",,


人窮真的是命,,,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scheme wrote:我提供一點想法,下面是...(恕刪)


下圖請看仔細,1991年日本房市泡沫破裂,原因是二戰前的嬰兒潮老化



最近的日本不景氣,才是因為二戰後的嬰兒潮老化與少子化。
e大

不要再放這張圖了拉

看到都快想吐了

換換新招八

房價還在長耶
這張圖比one 系列還經典,日本帝國(軍國)時代、二戰前的嬰兒潮比二戰後的嬰兒潮更多。
是阿

什麼東西都嘛會漲 陽春麵漲了好幾倍

陽春麵漲 薪水有漲 就有人買 陽春麵漲 薪水沒漲 想買也買不了

告訴我有什麼東西不漲的好了 這樣比較快

既然什麼東西都會漲 世界上沒有"投資"這樣的風險用詞

因為買了就是等他漲 沒人會虧錢

那為何移轉棟數沒有一路飆漲? 房價卻可以一路飆漲? 自住客會這麼無聊去幫忙抬轎撐盤?

如果沒有偉大的投資客或炒房客 台灣房價低的真的像多多說的可憐

對啦 房地產是保值啦 但黃金石油不是更保值? 還沒有折舊或者需要拉外皮的煩惱

但黃金石油有一路漲不跌嗎? 對啦 跟30年比是漲了 這種比法 還真是自我安慰

投資炒房看的是短期獲利 拿這種長期概念來談

如果你是買在低點 那當然恭喜你可以出來炮空空+空中灑花出場炫耀一下你的先見之明或者落井下石

但如果你買在"不是低點" 你還是要出來炮打空空說沒買還敢看衰 看有沒有人可以幫你獲利了解

說空空魯蛇可憐或者剩一張嘴

多多們不也是靠一張嘴在賣房找盤子?

會跌會漲是正常 別說得什麼都絕對 短期波動對投資客影響最大不是嗎?

如果這麼有信心? 幹嘛不多買幾戶 說穿了不就是要靠自住客撐

人家不想撐還要罵人家 風度 風度 不然跟大陸土豪沒差別

最後 我也覺得房市未來10年會看漲 因為我的薪水沒意外就是10年都跟著調

但 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 因為房子不是我一個人買 所以風險就是多數人薪水買不起造成的房價可能下跌

當多數人買不起時 追漲不可能一直發生 投資客也是撐 撐不住誰會接?

所以 你說會漲也對 會跌也對 但沒有永遠這回事 你看的是短期獲利 所以別拿10年20年或30年長期來談

空空跟你談短期 你跟空空談長期

空空沒房沒房貸 自己吃自己飽 你有房有房貸 銀行搶著吃你飯

對啦 多多買房沒在貸款的 都是現金一次付清 真的是這樣 拜託多買幾棟

小時候看到亞洲金融風暴 或者之後的歐債危機沒有特別感覺

現在出社會了 說真的不敢想像真的遇到經濟危機的情況 但有時候就是要跌倒才有爬起來的機會並茁壯










qqweiop wrote:
各位大大們,真的有...(恕刪)
KevinSu5210 wrote:
是阿什麼東西都嘛會...(恕刪)


其實個人覺得台灣房價目前會撐在那邊的原因,不外乎是

1、已買房的人都不希望自己的資產縮水,不論是自住型、出租型、還是投資型(我猜自住型最多吧)。甚至都希望能在未來脫手時能賺一筆。這是最強大的原因,堅不可破。甚至目前希望買房的人,當你買了之後,也一定是這種想法的。相信我。
2、各國一直一直的在QE、在降息(僅美國是全世界目前『可能』會例外的),長期來看,錢愈來愈不值錢,放在身上會咬人的。非得趕快換個不會縮水的資產;
3、各地方首長為了政績,不斷投入建設。以桃園來說好了,機捷今年完工、全台最大的mall今年九月開幕、林口影城剛開幕…再加上各地區不斷的重劃並規劃未來藍圖,給人未來的想像。

你看,下面是這兩天的新聞,借問一下,又有誰希望自己的資產縮水呢?當然你可以說『房仲的話不能信』。但是前幾天房仲說房價要跌了,一堆空空馬上拿出來說嘴,這豈不是選擇性相信嗎?

我贊成合宜住宅與買賣利得稅,但是重持有稅這種傷害8成住在自有房人的方式我反對。





17%的房地合一稅率 73.8%民眾認為過高

曹逸雯
2015年 03月 19日 17:33

▲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圖/記者曹逸雯攝)
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財政部研擬的房地合一稅改方案將稅率訂在17%,遭外界批評稅率過低,不過,根據房仲業者今(19)日公布的民調結果顯示,有高達73.8%的民眾認為17%的稅率過高。
中信房屋今日發布第1季宅指數調查結果,為了解民眾對實施房地合一稅的想法,今日也公布另一份2月底進行的房地合一稅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各有29.9%的民眾認為,「房地合一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稅負過輕」,以及「先求有再求好,先讓法案通過,再慢慢嚴謹其內容」。
不過,如果針對有購屋意願者所做的調查,結果則以「房地合一稅若以資本利得分別課稅為方向,頗適宜」最高,占28.6%,其次是「房地合一稅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稅負過輕」,占28.3%。
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表示,這可以解讀為對真正想要買房子的人而言,支持政策以資本利得分離課稅,政府應可有信心朝這個方向大步前進;但調查結果也顯示,有高達73.8%的民眾認為17%的稅率過高,這項結果與外界批評17%的稅率過低的論點恰好相反。
劉天仁認為,這可能與國人住宅自有率高達87.8%有關,因此未來受政策影響的民眾將高達近9成,以人性的觀點思考,17%的稅率對大多數月房子的人而言是否會過高,相信已不言自明。
我是宇宙人 wrote:
其實個人覺得台灣房...(恕刪)


我沒差啊 反正紙上富貴要漲要跌我無所謂

貸款我自己負擔的起 該繳的稅我繳得起 一棟而已 買了就是要認命賺

那些有兩棟或以上的 就表示有能力 如果繳不起稅或貸款 那就拿出來賣不就好?

稅輕時怎沒聽人說 出來調高點? 稅重了就出來叫? 稅制不是永遠不變的 等到炒房歪風停了 政府還敢這樣課稅?

說穿了 自住客就是被這些投資客炒房客害到的 不然空空一直叫 政府就會加稅? 還不是要靠炒房的炒起價格政府才會鳥你

現在擔心漲跌的 除了投資客 當然還有這兩年買在高點的自住客 反正會等的就會是會等 不等的就是風險自負 滿腦子只想著房地產永遠不會跌的是人家逼你相信的?

說白點 就是市場越來越擔心房價很有可能下修 或者已經可以說下修了

不然照這邏輯 既然會一直漲 為何要把這利多到處宣傳? 投資炒房族自己賺不就好?

有現金的多買幾棟 證明一下

可以一直多貸的多買幾棟 證明一下

一直來罵空空魯蛇的 當然也有空空魯蛇罵人的

既然一直漲 告訴我 這些多多為何不繼續買? 為何移轉動數這麼低?

我只是看不慣那種找傻子盤子接的人 何不多買幾棟來看看?

KevinSu5210 wrote:
既然一直漲 告訴我 這些多多為何不繼續買? 為何移轉動數這麼低?
我只是看不慣那種找傻子盤子接的人 何不多買幾棟來看看?


下跌從去年就開始了,現在這張圖就是現在多多的心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