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政府打房成效出來了,投資客是從離開台北愈早愈好>>>再到郷漲>>>再到國外

大陸人來台置產就別幻想了,支持二岸和平的馬政府都挎台了,台灣獨立的民進黨都快執政了,大陸有錢人沒有那麼笨,要跑來被幹譙四年...

投資客都不看好了,跑不掉的就自住吧

賺到錢的投資客跑了,自住客賣不了房,換不了房,建商蓋了一大堆的新房子,開天價的房子年輕人也不會去買,只能空著給政府慢慢抽稅金,大家更要擔心的事,不良建商之後會不會掏空公司及惡意債留全民...

唯一會支撐房價的就剩建商打手及跑不掉的投資客--->>葉偑
我公司剛來一位某私立土木研究所畢業學生,認為自己應該做的室內業管理,但他不知道我的其他同仁至少都是國立大學,大家一樣在外面搞,忙得流大汗,做些他認為的粗重活甚至是有些是很髒的事務,但是這些人存活下來,並且都已經升遷到一個位置了,但是剛來的人卻總是不願意去做,最後他選擇離開去某個地方做內業人員,當然薪資不高,人有各自的選擇,選定了就要對自己負責,剛開始可能辛苦,但戲棚下待久就是你的,留下繼續作的同事也都在台北買了房子。
學歷在我們這一行只是敲門磚而已,經過滿身大汗的洗禮才能體會。
KevinSu5210 wrote:
同情 可憐? 你的看法真獨特 或許那是你對開導的看法 但我的開導不是施捨 不是同情可憐 是"同理心"


請問你有對你的""同理心""做了什麼?

什麼也沒有。只是喊一喊,告訴大家要照顧年輕人,開導年輕人。實際上卻是什麼也沒做。

年輕人還是繼續領他的低薪,不會因為你的無用開導而改變。

或許我真的不需要開導,因為一退伍後就得自己自生自滅,自己找工作,自己租房子,自己自食其力,還得還助學貸款,還得寄錢回家。沒時間在那邊自怨自哀,待在家裡給父母養。沒時間在那邊抱怨老闆無良,沒時間在那邊抱怨政府不照顧年輕人。

抱怨完看到薪水還是一樣的低

社會就是這麼殘酷。搞完太陽花,不也要乖乖回去上課,考試,考不過還得延畢。沒工作了還是得繼續找一下份工作。

改變是由自身做起,別人才能幫助他。

年輕人買不起就用租房就好,為何要讓年輕人買得起?這是一個很怪的觀念,那是政客拿來洗腦你們的。

問問妳們的爸爸媽媽,當年它們要買鎮上最熱鬧那條街的透天。得標幾個死會來繳才繳得起。最好他年輕的時候,光靠他的固定薪水就可以買得起最熱鬧市區的一間房子。精華區房產永遠掌握在有錢人的手上。如果那麼簡單,你現在就等著收租就好了,不需要找工作。

=======================
轉回正題。房地產永遠有的撐,因為永遠有年輕人成家立業。精華區還是一樣貴,買不起的人自然會往外發展,這是自由經濟的表現。就算蓋了社會住宅也不會降多少。因為還是哪麼多人想要擠進學區好,有公園,生活機能好的區域。
scott9282001 wrote:
請問你有對你的''...(恕刪)


我的同理心就是對不知長進的年輕人說兩句 聊兩句 要離職的會跟他聊 做的不開心的我也會跟他聊 剛進來的我也會跟他聊

聊的就是你口中那些的要充實自己 努力 或許可以再轉換跑道加油之類的

有時候 人在低潮時願意聽你說兩句 願意跟你聊兩句 就是一種安慰 甚至轉換心情再努力

當然有些就像你口中那些只顧吃喝玩樂的 說我講那些像放屁

但只要可以激勵到一個人 表示未來多一個年輕人會奮發向上 這國家多一個希望

這些事情是發自內心的做 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只是出一張嘴跟他聊而已 但對於只專注於自身利益的人 這些都是狗屁

自己有錢賺就好 其他人自生自滅不關我的事情

套句01名言 這就是人性




KevinSu5210 wrote:
這些事情是發自內心的做 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情 只是出一張嘴跟他聊而已 但對於只專注於自身利益的人 這些都是狗屁

自己有錢賺就好 其他人自生自滅不關我的事情

套句01名言 這就是人性


你自己都知道只是出一支嘴。跟其他人有何不同?你不也是自己有錢賺就好,別講得自己那麼高尚。

人在社會上,哪個不是自生自滅?

他要離職你能作什麼?他要擺爛你能作什麼?他要加薪你能給嗎?他被裁員你能保他嗎?

難道你有出錢給他上課?你有幫他去找工作?不然一樣也是讓他去自生自滅呀。

你只能提升自己被利用的價值。

scott9282001 wrote:
你自己都知道只是出...(恕刪)



是阿 我不能給他錢 不能給他飯 只出張嘴鼓勵他

你不懂什麼叫鼓勵人 解釋了也是多餘

出張嘴鼓勵人算高尚? 或許那是你用你的標準在看

我相信其他人不會覺得鼓勵人有你說的高尚

在你眼裡 只有給他實質東西才叫幫忙 不是嗎?

眼裡盡是現實之人 價值觀自然只有用實質的東西來衡量



以後請不要鼓勵或者唸你小孩親友 因為只有給實質的東西才叫開導鼓勵
許多認識的60歲以上長輩在2008-2009見識過投資的基金、股票、高利保險(連結股票或連動債)可以在短短半年時間內腰斬再腰斬後,驚嚇的紛紛出脫了手上所有的投資,現在只買房地產,他們普遍認為房地產不會壞也不會爛(有問題的海沙屋是例外),下一代結婚成家用得到,真的不自用租給人收租比單純定存1%多來的好,就算不租人空著,偶爾去走走看看有塊屬於自己的房地感覺就是很踏實,將來有天離開了有個實物留給子孫也很實用。

Runawaytrain wrote:
許多認識的60歲以...(恕刪)


房子買在高點,也是會腰斬再腰斬啊!

而且房子還要課稅、每年都會折舊。

最後留下有價值的,只有土地。

但是大樓只分得到一兩坪。

過去五十年是人口一直增加的時代。

未來五十年是人口一直減少的時代。

有些從過去經驗總結出的想法,未來不適用。
小弟建議覺得22K太少的大大可以嘗試去TSMC任職, 我沒記錯的話剛畢業進去的
年輕工程師年薪應該都有70以上, 其實比22K高的工作還是很多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