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房的佔絕對多數 就算自己沒房 家裡也有房
所以房價該聽誰擺佈 應該很清楚吧
沒房的想把房價喊下來 恐有很大的難度
你自己家裡的房子都不肯便宜賣了 怎麼期望別人便宜賣呢
手中沒房的人 有極大的不安全感 這是可以理解的
漲的時候買不起 跌的時候 更不敢買
台北市區的房價一坪如果可以30萬 3房約千萬上下
這是一般市井小民可以負擔的上限了
如果台北市一坪無法降到30萬 想住台北市又沒房的都會很痛苦
政府政策又反覆不定 社會住宅政策又兩光
無法創造出讓大家安心租房就可以的社會氛圍
導致大家都想買房 沒房的更想買房
要斷了大家想買房置產的念頭 真的很難
因為財富會世襲 貧窮也會世襲
每個人都想脫貧
就算不買房 錢留在手上 也多半留不住
所有投資工具的風險跟不穩定性 都比房子來的可怕
進退維谷 只能存銀行
大家把房子當民生必需品 所以不該炒房 要讓大家住的起
但在台灣或很多社會 房子就是階級的象徵
無產階級跟有產階級本身就存在著對立感與相對剝奪感
房價造成階級向上流動變得越來越困難 才會導致這麼多民怨
你說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