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支撐房價

只能量力而為


dell wrote:
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恕刪)
HI,BABY

Antus wrote:
房子的剛性需求是有的,很多人覺得人口越來越少,需求也應該變小,但實際想深入一點,其實不盡然。
4/5年級一代,小孩都較多,但他們小時侯可能一家5口,8口,甚至10口住一間,但長大後成家搬出去住,需求馬上從一間變7-8間,現在輪到5/6/7年輕人要成家,如果不跟父母住,又增加數倍的需求。
因為長輩越來越長壽,要等到繼承越來越久,很多人就乾脆買了一搬出去住。這是需求面。
利息很便宜,還能有寬限期,除非真的付不出來,才會把自己住的地方賠錢賣掉,所以要接斷頭的很少。


先問5/6/7年級 兄弟姊妹有幾個 在來說吧 我所知道 6/7年及兄弟姊妹大該都2-3個居多 沒有您說的7-8個.....

3/4/5年級 兄弟姊妹 比較多 倒是真的 但是這年齡層幾乎都已經買房了 房屋自有率80%以上

dell wrote:
現在到底什麼因素在...(恕刪)


樓主說他看房看好一陣子了, 等不到跌價
可是這一棟樓又很多人說有啊! 有跌啊!
建議樓主可以直接私訊找那些說有跌的人
這樣問題不就解決了
樓主給些耐性,現在才進入跌市週期,一般也會好幾年的,當建商推出低首付甚至首付也借給買家時,跌勢便很快的了,小弟是香港人,這是多年在香港看到的情況,相信台灣也不會有太大遍差的

terencepeter wrote:
小弟是香港人,這是多年在香港看到的情況,相信台灣也不會有太大遍差的
...(恕刪)


香港跟著FED進入升息循環了
台灣去年Q3重啟降息循環
其實房價真的有在跌,只是每區跌的幅度不同,在房價向下的過程中,你內心的慾望在膨脹,你認為你手頭上的錢應該可以買到更好的地區的房子,因此你把標準提昇了一個等級,看了房子那麼久有沒有一種感覺,你覺得這間很好,雖不完美但也很好了,正在想說要談多少錢時,他就賣掉了,而且還比你想像的合理價位稍高了一點。
其實房價真的在跌,但是相對好的那幾區跌的就比較慢,沒達到你心中的期望值,因此撐盤的就是還能買得起房的自已,因為我也是這樣的…,本來認為買個舊公寓來整修,留一堆現金爽爽過就好,搞到後來根本不看舊公寓,直接看新成屋,然後就背貸款了。
房價跌不下來~怪央行彭總裁吧!!

年初房貸利率又再度調降後,我本人就不看好房市會有崩盤有感降價機會,所以就開始看屋買房。

以前房價會崩盤最主要因素就是屋主持有房子成本比較高(房貸利率高)

雖然有些房子有跌,但也只是個案,不然就是房子本身條件不是很好才會有降價

ryanku wrote:
香港跟著FED進入...(恕刪)


小弟的看法是,升息代表經濟過熱,降息是要救經濟,基本理論是經濟差構買力便降低了,要樓價升除非再來一次大型QE去朽曲市場,但看不到會再出現大型QE了,美國已進入升息期

97年前香港樓價飛漲,那時樓按利率去到最高10里利息,但構買力驚人,因經濟太好了,人人有信心,97金融風暴來了,樓價呈現跌勢,建商自己去做銀行角色,零首付可以買新房,將剩餘的構買力全部吸納始盡,令2手市場淡靜,投資客資金壓力龐大,因此大幅降價求售,骨牌效應下,樓市全面下跌達4成,之前零首付買了房的,一下子便全變了負資產,這個經驗太恐怖了

terencepeter wrote:
小弟的看法是,升息...(恕刪)


香港升息是被逼得, 不是因為經濟過熱, 而是港幣與美元的聯匯制度造成的
我個人對房價走向的議題認為這就會像目前社會的所得分配情況一樣,市中心好地段的房子不會跌太多,長期會漲,只是除非總經的環境有改善否則漲幅也有限;但是非菁華區的房價我就不看好了,尤其是供給量大的地區,畢竟目前國家的總人口數是下降的,加上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可能也早就多買幾套房傳承給下一代,除非未來開放移民且確實能吸引到所得購買力足夠的技術管理階層新移民,否則房價不太可能無限制地漲上去,但吸引高所得移民又是另一個話題了。
話說回來,很贊同Yoyo網友所說的,扣除炒作因素外決定房地產價格的關鍵在土地,但就我的觀察,土地最大的莊家是政府,在當前國家財政困難之際,賣土地及調升地價稅是充實國庫的主要來源,各位是否有感覺到每一年的房屋稅及地價稅都在漲? 因為公告地價一直在漲啊! 另外像一些大財團喜歡購地屯地,還有許多中小企業主若本業有賺錢的也是都把一部分獲利放在土地上,即使本業不好了(例如大X集團)還可以賣土地或開發房地產來獲利,所以土地在許多有資本的人眼中是很好也必要分散風險的一個財富管理管道。
對土地價格,觀察政府的土地標售案即可看到,根本不太會降,即使流標,政府有的是時間可以等,看高雄市財產局最近這個月的標售案就知道這樣的現象,雖然流標幾次價格還是變化不大,而這次標售稍微好一點的地段和比較低總價的土地就被得標了。我發現連岡山那筆標案得標的價格一坪都超過30萬,就知道土地在許多人的觀念還是值得長期擁有的。除非政府敢課徵空地稅,否則養地的現象只會繼續,而市區土地價格若非天災人禍則價格不易下跌。然而市區土地取得成本貴,房價也不容易下滑太多吧。

yoyo0830lu wrote:
如果大家有買預售屋...(恕刪)
那土地的價格是誰定的呢?如果土地價格大幅下降?對誰的衝擊最大呢?我個人認為不會只衝擊到建商而已,政府、銀行、擁有大量土地資源者會不會都受到影響呢?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是什麼在支撐房價,也許答案是因為目前台灣的整體環境讓土地的價格過高造成的。個人看法參考一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