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eepapa wrote:
統計數字一直說台北市...(恕刪)

你說的這個族群佔整體三十歲上下有住房需求的主要客群來說還是少數。
居住成本居住成本居住成本




,,,同意一半,,
,,,如果 好房客+好房東=90分,
,,,現在房價如此不合理,能等就等吧,
,,,不敢想房價腰斬,至少我可以等,明年再買,可以省100萬,爽啊,,


yingdan wrote:
許多人都以為,付錢買了房子,房子就是自己的。事實上,你買了房子,一段時間不付貸款,你就會知道房子是銀行的。一段時間不付稅金,你就會知道房子是國家的。
從來,居住這件事就是一種消費,租屋就是每月付房租,買房就是一次付幾十年的房租加上付稅金給政府加上每隔十年花一大筆錢修房子。怎麼付比較划算,就怎麼付啊!何必管別人的想法?
租屋久了就會厭倦被房東為難,搬家。買房後,就會厭倦每個月要繳佔收入三成以上貸款,厭倦每年要繳的稅,厭倦遇到討厭的鄰居卻不能搬家,厭倦一直花錢修舊房子,甚至花了錢可能還修不好
共同點,就是厭倦錢要給別人花吧!
許多人因為錢不夠用,所以租屋,生活上有很多的不順心,以為買了房子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買了房卻更痛苦,因為錢更不夠用了。
有許多人早年用便宜的價格買了房子,賺了錢,但是也有許多人,繳不出貸款,房子被法拍了。或是買貴了,便宜賣掉。或是地震時倒了。或是自己不想住又租不出去。或是房客在裡面自殺。或是失火燒壞了。別用買房子會賺錢這種理由叫別人買房子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計算一世窮
如果二成自備款,8成貸款,每月該付貸款比租屋便宜。買房是划算的。假如你決定長住在這裡,你可以買房。
如果房貸比房租貴,你還堅持買房,最好你本來就是有錢人,自住沒差。或是你有決心,要加班兼差,買貴也沒差。還是說未來房價還會井噴(不太可能,都已經漲十幾年了)不然你只會愈來愈窮。
舉例來說,房租每月2萬,可以用500萬買下相同條件的房子,自備款100萬,貸款400萬,每月付2萬貸款付20年。20年後,你付完貸款後,你的100萬頭期款就等於買下了20年後的這間房子。但是缺點是這二十年,你必須自己付稅金,自己修房子,自己承擔地震火災淹水的風險,而且不能任意搬家。你



文章觀念正不正確不是我關心的..此為你個人心得

我是為了你打這麼多的想法來留言的....讚
負面思考標準的就是樓主這樣

買房就是一種儲蓄

正常情況房子不太可能賠錢賣,加上區域的發展,獲利多多少少一定有

你雖然每個月都是本利在還,但利息就像是你租房的租金

這些在你賣房時都會連本帶利還給你.....相比租房雖然租金較低,但你住個幾年下來你會發現金額其實也不少

而且還是入別人口袋的

而且附帶價值是給家人遮風避雨,天倫之樂的價值,雖不是最棒的投資,但獨特性絕對是世上少有

台灣房價貴是貴,那也就要看自己是否願意順著這個潮流讓自己房子越換越大

自己都否定這種潮流了....過個20年別人都換大房,自己還在埋怨 實際上得到了甚麼呢?

kaoru1203 wrote:
買房就是一種儲蓄


房子如果沒有營利行為,基本上它只能算是負資產.

每年繳稅金給政府,稅金只是比租房子的租金少而已.

但是稅金是不能不繳,而且會有越繳越多的趨勢.

還有房屋的折舊,修繕成本以及社區型的管理費成本.

以上成本加總其實跟租屋成本相差不遠.

所以除非未來確定房價是會上漲的或是出租營利,才能把買房當成儲蓄.

討論這個的時候應該區分 台灣跟天龍國的不同
我只知道男生愛身材好.臉蛋漂亮.的女生.

同樣條件.女生愛有房子.有車.西裝筆挺的男生.

租房子.謝謝再聯絡.

以後房子下跌又怎樣.五子登科的人.永遠是贏家.
幾個感想,

(1)我們老家在中部的鄉下,在我小學的時候,我們搬到中部的都市,一直到我大學畢業,我爸都沒買房。後來,我爸買房了,但他開始身體不好,…其實,我們4個兄弟姐妹都不在意,爸爸有沒有買房,如果可以跟上天交換,我們願意爸媽租房一輩子,換來爸爸的健康。

(2)我弟弟出社會15年了,他都租房,現在他自己賺來的家產,折合現金已有3千萬,我們都覺得他不用買房,老了,回中部就行了,有老家的地,還有爸爸買的房。

(3)那個921大地震,記得政府有補助災民,我同學,房子倒了,立馬用政府補助,再買一間。那個一直租房的災民,應該是自己不想買房吧。另外一個朋友,是前幾年的小林村居民,還免費分到一棟永久屋。.......

(4)最近新北的35坪自宅(15年大樓),花了9萬不到的大洋,房子就煥然一新,維修成本,似乎沒想像的多:
木作:拆個落地櫃、拆兩個分離式冷氣的木作,鋪4坪塑膠木地板,換新3個衣櫃所有鉸鍊;
水電:換新全室的開關及插座,2浴室及後陽台共換3個LED燈,2浴室臉盆的水龍頭及底下水管換新,換了5個崁燈,換了2個電子開關(崁燈有好幾段);
油漆:室內天花板補土、磨平,後陽台天花板壁癌處理及油漆,室內牆壁3處壁癌處理及全室3遍乳膠漆,
壁紙:室內天花板,15坪。
廚具:換新美耐板檯面、油煙機、瓦斯爐、水槽及加一片強化玻璃‧‧‧‧

大家別要我貼報價單,也別問我找誰作,這是認真收集資料,自行監工2星期,幫師傅買便當的結果。




老了沒房只有1000萬夠?基本上如果比較不損品質的話除了要有一棟市區的房子外,還要有2000萬現金,為什麼要市區,因為醫療服務社會福利,為什麼要3000萬以現在來說生活費3萬大約可以應付30年另外1000萬是應付你的醫療延長你10年的壽命如果有另一半再加2000萬
別以為退休後有1000萬很好花生病看護樣樣都要錢,以癌症為例一個月10萬跑不掉雖有健保但那只是基本的,那一千萬只是讓妳比較不會痛苦的延長壽命,況且健保藥越用越便宜療效越來越差誰也無法保證他會不會倒
你該知道政客有多噁心了吧!拿我們的社會福利去買他公務員的選票了吧
是的!如果有錢,想怎麼花都無所謂,花一千萬買跑車可以,花一千萬買一顆只能看漂亮的鑽石可以,花一千萬買可以住的房子又算得了什麼呢?一切都憑感覺,開心就好
可惜我們多數只是必須用一千萬包辦食衣住行育樂的人,所以只好斤斤計較,好好分配賺的每一分錢,是要花在住?花在吃?花在孩子身上?還是花在實現夢想上。
如何分配?專家都有幫我們算好了。住就是以收入的30%為上限,相當於5到6年的年收入。就是所謂的房價所得比5到6倍。如果超過,就會排擠其他的消費,造成社會問題。像是少子化就是苦果之一。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