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leepapa wrote:
統計數字一直說台北市...(恕刪)
你說的這個族群佔整體三十歲上下有住房需求的主要客群來說還是少數。
yingdan wrote:
許多人都以為,付錢買了房子,房子就是自己的。事實上,你買了房子,一段時間不付貸款,你就會知道房子是銀行的。一段時間不付稅金,你就會知道房子是國家的。
從來,居住這件事就是一種消費,租屋就是每月付房租,買房就是一次付幾十年的房租加上付稅金給政府加上每隔十年花一大筆錢修房子。怎麼付比較划算,就怎麼付啊!何必管別人的想法?
租屋久了就會厭倦被房東為難,搬家。買房後,就會厭倦每個月要繳佔收入三成以上貸款,厭倦每年要繳的稅,厭倦遇到討厭的鄰居卻不能搬家,厭倦一直花錢修舊房子,甚至花了錢可能還修不好
共同點,就是厭倦錢要給別人花吧!
許多人因為錢不夠用,所以租屋,生活上有很多的不順心,以為買了房子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但是買了房卻更痛苦,因為錢更不夠用了。
有許多人早年用便宜的價格買了房子,賺了錢,但是也有許多人,繳不出貸款,房子被法拍了。或是買貴了,便宜賣掉。或是地震時倒了。或是自己不想住又租不出去。或是房客在裡面自殺。或是失火燒壞了。別用買房子會賺錢這種理由叫別人買房子
吃不窮、穿不窮,不會計算一世窮
如果二成自備款,8成貸款,每月該付貸款比租屋便宜。買房是划算的。假如你決定長住在這裡,你可以買房。
如果房貸比房租貴,你還堅持買房,最好你本來就是有錢人,自住沒差。或是你有決心,要加班兼差,買貴也沒差。還是說未來房價還會井噴(不太可能,都已經漲十幾年了)不然你只會愈來愈窮。
舉例來說,房租每月2萬,可以用500萬買下相同條件的房子,自備款100萬,貸款400萬,每月付2萬貸款付20年。20年後,你付完貸款後,你的100萬頭期款就等於買下了20年後的這間房子。但是缺點是這二十年,你必須自己付稅金,自己修房子,自己承擔地震火災淹水的風險,而且不能任意搬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