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是林克穎..<--不討論他
厚厚的一份蘋果日報
封面是A1,打開是A2和A3頁,依此類推
3.5.7.9.11直到後面小格廣告
全部都是滿版新屋銷售廣告
我個人覺得,因為我剛賣房幾個月,親身遇到的問題
其實..這些新屋一定也面臨這些問題
就是雖然有人買,有少數阿莎力買
但畢竟出價低和觀望看看就走的人多
當然那些廣告也幾乎是新大樓
只是台南人要買大樓也不是沒有,多的人有人要住大樓
但現在都要超過700~1000的大樓
其實"一般台南人"還是都會考慮再三
或許....台南房價已經事實高漲,我也先"假設"建商取得和建造成本也高漲<--只是假設,我認為應該沒漲那麼多
但是..台南一般民眾的"思維和對房子價格"的認知卻還沒有跟上
所以當大家看完這些新大樓或許都有喜歡,但因為對"台南大樓這種價位的接受度還沒跟上"所以都聽完價格後走人
或知道價格,只是去看爽的
現在看來觀望氣氛真的很濃厚,我蛋黃區的的確也被自己遇到的數據嚇了一跳
難免這些高價新大樓也一定碰上相同問題
10年房 vs 30年房, 過了30年真的是很不可口的房子。
台灣未來會有一堆破房子 加上都市重畫會有一大堆新房
人口是減少,但老房人要換新房。賣屋量很大 ,換屋人也多
10年後,價位水準還很難判定。
但5年內 新屋量大,消化期間,肯定是大跌。因偏離薪資負擔太多
fire0919 wrote:
看這板我之前也認同,不缺錢我不賣沒差,但是想一下真的沒差嗎?房子只是相對保值的物件而已,試想你不缺錢後來放了30年的房子,要跟旁邊10年的中古屋比你的房子有競爭力嗎?是你你會買那一間呢?要跟旁邊賣一樣的價格?30年房子我還要電路管線重新拉過,真的“不買最大”,後來還加上少子化的影響,不要自欺欺人了...
迷惘之人 wrote:
我的房子在南部蛋黃...(恕刪)
樓主您上新聞了...
到賣房才「親身證實」…原來大家真的都在等
今年初剛好租約到期,想說手上剛好有筆現金,可以考慮買房,原本目標是兩百萬的小公寓在台南,後來越看越大,最後是鎖定在巷子裡的一間透天厝,是整排的建案,賣家開價近一千五,我預期用一千買是理想價,因為剛好又遇上大地震,房子多少會有些龜裂,可能較好談,從5x1,信x,中x,永x,發現都有這排房子在賣,實際走訪一下,其實整排房子真是自住的只有一兩戶,其它都是投資客,又比較近幾年的實際登入價,跟房屋騰本貸款部份,估算當時這排房子成交都是落在一千左右,所以我選其中一間開了一千加5%的斡旋,後來等了兩周,並無成交,過了不到一個月,賣家也撤回房仲的賣屋廣告,曾經想過私下找屋主買,畢竟當時屋主購買成本接近一千,再透過房仲賣,實際上是虧了,可能就算不景氣時侯,一般人也很難接受虧損的房屋買賣,後來我仔細算一下買屋跟租屋的利弊,最後還是選擇繼續租屋,也把現金投入股市,經過半年後,股市賺的已經足夠幫我付四年的租金了,那間房子目前還在賣那個價還沒售出
所以以台南來說,其實目前還是買方市場,賣方不降價,會追價的買方相當少,以我說那個物件,十年來房價只漲不到15%, 其實會投資的話,這都不算成功的投資了,所以我是滿慶幸當時沒成交,否則就換成是我要背二十年的房貸了,現在我不但不用整天煩惱去哪賺更多錢來繳房貸,多餘的時間可以研究股市匯市,尋找更多投資錢滾錢,至於租屋,也實在是有很多好房子可選,也不用整天擔心地震天災跟房屋老舊漏水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