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是先有本錢在去買房子...所以不算房地產起家....但房子買多了以後.確實身價會因房價而漲上去...但小弟不是億來億去的人...也不夠格算有錢人...
但除了投資客吧....像我這種的雖然有幾間都有漲價...但小弟和賤內都不會想去賣這些房子....這些房子只有將來留給小朋友的打算...或哪天出門被車撞了...沒辦法工作這幾間房子賣掉將來也可以撐的下去...
資產歸資產這是對的...這應該是指現金
房產歸房產這也是沒錯的...因為房產不算現金...賣掉才有現金...
在中國大陸有點錢的話真的可以去玩房地產..今天在辦公室還在和大陸生意伙伴們在聊..他們說去年或前年如果買廣州金沙洲那裡..一次買五間....現在拿來賣..一間可以賺約1000萬台幣...五間約5000萬...而且一放盤就會被人搶去買...
千金難買早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就算是前年和去年一次買五間...那身上本錢也要約5千萬台幣.....那時一間本錢約1000台幣....現在一間2000多台幣了喔....三房的...現在一平方37000RBM了....3房約100多方...
還有什麼行業一年可以賺5000萬的
但前提是一要有本錢二看的準...
謝謝大家
Arcus0827 wrote:
真的蠻意外在網路發達、數位經濟的時代,還有如樓主這樣的人認為首富要靠房地產起家?光看Google、Facebook甚或對岸的阿里巴巴、順豐等,哪一個不是靠網路的數位創新創造更大的財富?臺灣就是還一直停留在硬體製造思維,才會只能在緬懷過去代工製造的榮景而不願或不能跳脫窠臼,改往軟實力發展。就算不看世界,台積電、大立光、鴻海哪個是靠房地產起家?按照樓主邏輯,那營建股或建商應該是股王,董事長或大股東們都應該是臺灣前百大首富不是嗎?...(恕刪)
你理解錯誤囉
台灣以房地產上來,那些錢並不在公司哩,所以才被認為是隱形首富~~
而且那個人不是建設公司.......反而賠錢的報紙繼續賣也無所謂
ake999 wrote:
你理解錯誤囉
台灣以...(恕刪)
你還是沒把握到我的重點,過去首富的模式在現在就已經告訴你新的商業模式已經改變。你要一直緬懷過去臺灣房地產的榮景,甚或再舉一堆歷史個案也沒法去反駁當今新的經濟下軟實力才是王道,一家Apple的營業額就等於整個臺灣GDP的事實。就以樓主的標題,世界首富排行:比爾蓋茲(軟體)、巴菲特(投資股票)、傑夫·貝佐斯(亞馬遜)、佐伯克(臉書)....前十大沒有一個是靠房地產為主業致富的好嘛?回應到樓上一些論點,富豪有錢買房地產當資產是果,本業賺錢才是因。別因果倒置說因為資產組合裡有房地產就歸納出是因此而致富的結論。BTW,全世界最有錢的隱形富豪是猶太人集團,是搞金融起家的。日本泡沫化前,全日本資產總和因人為炒作的高價還可以買下整個美國捏,那現在呢?綜觀整個人類歷史,我還沒看到光蓋房子(甚至炒作)就可以撐起一個國家的經濟,沒有實體產業活動支持一切都是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