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五周年 內政部下一步推實價課稅


月幻星空 wrote:
拜託 問題不在實價...(恕刪)


房租會與”都市主要人口的薪資中位數”連動而不是全國的中位數,然後再加上就算台北市中心現在對半砍,兩房從三千變一千五好了,政府如果真的像東京那樣重稅制(1-2%持有稅),房東持有成本直接多一萬五到三萬/每月,還沒加上營業稅喔,如果你是房東你會賠錢做功德租人嗎?現在的租金絕對不是小漲會是大漲喔

那連錢都存不了(光房租跟基本生活費就月光了)要怎麼買五折後的房子?除非你家本來就在台北有房子不然怎麼存錢買台北的房子?還是想以後住淡水往返市中心,先住個二十年存頭期款?這種通勤時間?

這樣的話以後連”租在台北”過小確幸人生都辦不到,東京的生活壓力大到讓人想自殺不是說假的。

先想一下提高買賣轉賣的稅吧,如果想抑制房價炒作的話。
持有稅增加的後果,像你我這樣的中產階級,生活成本只會因此增加不會減少


sherrymay wrote:
房租會與”都市主要...(恕刪)

問題是持有稅課了以後那些房地產就不值那個價錢了,再說了出租房子又不是獨佔事業只有你能做,現在不就有房東賠錢出租嗎?你當真以為那些新成屋出租的房租收入可以完全打平每個月的房貸嗎?但是一堆投資客槓桿玩太大被套住現在又賣不掉,還不是一樣只能出租來緩解現金流的壓力,現金流再撐不住就只能認賠殺出了...
笨的人 wrote:
問題是持有稅課了以...(恕刪)


......你好像誤解了所謂的賠錢出租啊
現在租金沒辦法打平房貸天經地義吧
實質上他還是賺只是沒賺那麼多而已(如果租金打平房貸根本躺著賺,無酬直接賺到一間房子XD)

打個比方好了 如果原本房東本利攤需要支付1500萬(得到房子的成本),房價漲的時候他隨時要脫手都是賺。房價持平時,他出租時的收益都是多賺的。房價跌的時候,只要他出租的房租收益部分可以打平跌的部分都還沒有「真的賠租」。

但現在如果直接課重稅(1-2%以上持有稅+營業稅)那表示他除了原本的成本1500萬,每年還要支付政府15-30萬的稅金,但他還要管理這個物件,還要計入房子折舊的損益,那每個月的租金大概至少要2萬五起跳(最底價),再看地點的熱門度去增加租金⋯聯合國的統計就是都市人口未來只會多不會少,你不租還有別人要租

再簡單一點講啦,如果你每賣一盤義大利麵注定賠二十塊這樣的生意你做嗎?你帶頭做功德?

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去抑止房價炒作,比如多建社會宅跟提高轉賣的時間限制,比方說十年以內持有轉賣的稅金提高(就是不要讓投資客炒短線)都是方法。但「提高持有稅」只是逞罰所有的人而已⋯⋯原本就買不起台北房子的人將來只會更辛苦



sherrymay wrote:
......你好像...(恕刪)

做功德?有一種東西叫做現金流,你現金流都嘎不過來了賠錢不是剛好而已嗎?
無論您是否同意,

增加非自用住宅的持有成本,已經是不歸路了。

再搭配實價課稅,

目的是消弭不動產的投機交易。

增加非自用住宅的持有稅,是刻意要弄翻投資客的槓桿,

連現金流都軋不過來?那表示本業不賺錢。

sherrymay wrote:
還有別的方法可以去抑止房價炒作,比如多建社會宅跟提高轉賣的時間限制,比方說十年以內持有轉賣的稅金提高(就是不要讓投資客炒短線)都是方法。但「提高持有稅」只是逞罰所有的人而已⋯⋯原本就買不起台北房子的人將來只會更辛苦

這兩項已經在做了。社會住宅剛開始蓋沒幾年,量還很少,杯水車薪,期望未來能有足夠的社會住宅;轉賣稅則看起來有初步成效。

至於持有稅,為了抑制炒作,還是有提高的必要,因為畢竟目前依公告現值來課稅,真的遠低於市價太多,不過是否需要像日本一樣用一堆名目讓整體持有稅變得那麼重,則有待商榷。此外,提高持有稅,也不是所有房屋一視同仁都用同樣的稅率,還是會依屋齡、是否自住等條件來制定不同的稅率,所以若是自住的老屋,持有稅不見得會高到讓人付不出來。

租屋的部份,在持有稅依實價(與市價同等的公告現值)課徵後,也可以藉由降低出租屋的持有稅率,以鼓勵屋主釋出空屋給租屋者;租給低收入戶的話,甚至可以完全免稅(目前租給低收入戶只能適用最低稅率而已,誘因太低)。而政府雖然少收了(可能相對較高的)持有稅,但可以收到(相對較低的)租金所得稅,也還是比原本只能收到很低的房屋稅好,又能降低空屋率,增加租屋供給。雖然租金會因所得稅而增加,但供給也增加,又會降低租金,一來一往下,即使租金上升,應該也還是在可負擔的合理範圍內。又,日本租金那麼高,原因之一是租金稅高達20%,台灣只提高房屋稅,沒提高租金所得稅的話,應該也不至於像日本一樣房租高漲。
ldw406 wrote:
這兩項已經在做了。...(恕刪)






抱歉一直拿東京舉例XD 不過東京大概會比歐美都市更貼近台北未來改稅制之後的結果

以結果論而言,以後「都市家庭收入在中位數」的人根本租不了23區,就是以後連「租在台北市」都租不起
(就算硬租也會很辛苦,兩房房租佔薪水1/3-1/2 無言)
那你說租不起,可是房價下降了啊直接買一戶最簡單啊!我只能滿臉黑人問號回答你 😂

好啦反正我頭期款也有了 已經準備好畢業成有房族了
以後的租房族,未來的在台北沒祖厝的年輕人就自求多福了⋯⋯
是我雞婆了
sherrymay wrote:
抱歉一直拿東京舉例XD 不過東京大概會比歐美都市更貼近台北未來改稅制之後的結果

但台灣目前除了可能把公告現值調成市價一樣外,其他房屋相關稅制並沒有要改成像日本一樣又多又重,所以租金的部分不一定會高到像東京一樣,這點有待觀察。

若真的租金太高租不起,那就去租或買台北市以外的都市嘍,同樣是都市,生活機能也不差,像汐止的生活便利度甚至比南港好,桃園和新竹的人也愈來愈多,台灣北部並不只台北市一個都市可以住。現在很多人已經是這樣了,我自己就是因為近年台北市房租變高,所以跑去新北買房。

總之為了防止炒作,要多管齊下,提高持有稅是其中一項必要措施,即使這樣可能讓首都只有富人住得起,至少非首都的城市也不至於被人炒作到讓人住不起。
這涉及土地供需問題。

一方面應該城鄉均衡發展,減少差距,把政治、經濟中心遷離台北,

另一方面提供社會住宅的量體,

給予屋主出租房屋的租稅優惠,

減少衝擊。
ldw406 wrote:
但台灣目前除了可能...(恕刪)


雖然這是題外話與主題無關了
不過我還是要強調一下
ldw406大大你買的汐止是目前蛋白區cp值最高的區域沒錯XDD 所以有認真在考慮那邊的新建案
不過猶豫點是門牌是新北市不是台北市阿....(整個考慮在不切實際的點上 哈哈
如果預算充足就直接衝南港新建案了XD 可惜不夠有錢XD
住大湖公園旁邊的豪宅區也超讚啊 明明是鬧區但是風景好樹又多根本日本吉祥寺 超理想~
不過個人預算內只足夠買內湖跟南港20年以上老公寓(默)有一好沒兩好

理論上汐止火車站往南港方向的汐止區 以後還是很熱門根本不算偏遠區域阿 
開車15分鐘進台北市算什麼偏遠區域 您是不是誤會了什麼XD
而且重點是十至二十年後,台北市中心沒意外的話會往信義區跟南港區移動(東區門戶計畫)
真的會因為都市集中+少子化影響的會是更遠的區域啦
就是讓人覺得連坐車都嫌有點遠的那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