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伯 wrote:哦, 真是佛心來的...(恕刪) 以前有想過一間舊公寓快40坪弄成數間分租套房但工程浩大,所費不貲,而且套房雖可提高租金但電器家俱設備需弄齊全,有任何問題,會被房客煩死打消了念頭,還是跟以前一樣,不附任何電器家俱空屋出租房客都嘛住很久很久
租金調漲大家都怪房東,殊不知,真正的幕後黑手躲在這裡!========================稅收超徵4000億元 藍營雙北議員疾呼發消費券2017-01-19 11:18 自由時報〔記者蔡亞樺/台北報導〕財政部連續3年稅收超徵累計近4000億元,台北市議員王鴻薇、徐弘庭、闕梅莎偕同新北市議員陳明義今早召開聯合記者會,提到目前經濟不振,要求蔡政府將超收賦稅還稅於民,仿照2008年發行消費券的方式提振經濟,疾呼蔡政府發放消費券,在過年時給全民一個大紅包,刺激消費、帶動經濟成長。徐弘庭說,經濟、消費不成長有個不公開秘密,就是前20%消費總額高於後80%的消費總額,代表收入中後段班的民眾消費成長率大幅後退,以去年平均家戶每月的消費額是9萬多元,但大部分家庭每月收入不可能達到9萬元。徐弘庭表示,因土地增值稅、地價稅超徵以及房地兩稅合一等,成功造就連續3年超收4000億元,但現在明顯感受到城市、國家景氣不斷下降,加上一例一休提高中小企業經營成本,因此建議蔡政府學習2008年,從超徵稅收拿出部分經費鼓勵帶動民間消費。王鴻薇則說,發放消費券的方案得到北中南各地議員的支持,將會持續在各地展開連署,她也呼籲朝野立委也能支持這樣方案。王說,中央說多收的稅要做統籌分配款,美其名是讓地方政府稅收增加,但誰知地方政府錢用到哪去?不如發消費券,提振低迷的經濟。陳明義表示,年關將近,既然稅收超徵,呼籲蔡政府體恤人民辛苦、生活壓力大,在年節前能還稅於民,給民眾一個「小確幸」。陳強調,這件事無關藍綠問題、不是政治操作,代表基層提出這樣聲音,不要讓政府稅收笑哈哈,人民苦哈哈。===========================去年稅收超徵1200億 租稅負擔率8年最高 2017-01-12 自由時報〔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財政部昨公布去年全國稅收實徵淨額二兆二○二○億元,為歷年最高,較前年增加六七一億元或三.一%,較預算數則超徵一○五四億元,若考慮部分稅款延遲入帳,估計去年稅收超徵一二○○億元以上,已連續三年超徵逾千億元。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許瑞琳表示,去年租稅負擔率(稅收占GDP比重)十二.九%,若加上延遲入帳稅款,可達十三%,為八年來新高,財政狀況逐漸改善;不過,相較其他國家,我國租稅負擔率仍偏低,新加坡十三.七%、韓國十八.五%、日本十九.三%、美國二十.一%、法國二十八.六%。根據統計,去年十二月全國稅收一一六五億元,年減二四七億元或十七.五%,以土增稅減少一三九億元或五十八.七%最多,主因房市交易清淡及基期偏高;營業稅減少九十六億元次之,主因退稅增加、油品進口減少及部分稅款尚未入帳。累計去年全國稅收年增六七一億元,以營所稅增加四五六億元最多,增幅九.九%,主因股利扣抵減半使得未分配盈餘申報稅額增加;地價稅增加二二七億元次之,增幅三十二%,主因全國公告地價平均調漲三成;綜所稅增加一九七億元,增幅四.一%。不過,去年土增稅八三四億元,為四年來新低,年減三○一億元或二十六.五%,主因「房地合一」稅制上路,導致房市交易減少;去年證交稅七○八億元,為十一年來新低,年減一一二億元或十三.七%,主因股市成交值減少。許瑞琳指出,加計尚未入帳稅款,估計去年稅收超徵一二○○億元以上,包括營所稅、綜所稅、贈與稅、營業稅、地價稅、房屋稅及使用牌照稅等,均創下歷年新高。
才不過上半年而已,稅收就超徵了800億!奇怪的是經濟遲遲沒有起色,超徵的稅收從哪裡來?====================上半年稅收 超徵800億2017-07-26 00:55 經濟日報 記者林潔玲╱台北報導財政部昨(25)日發布統計,上半年因遺贈稅、菸稅等稅率即將調高引發預期效應,加上房地產市場交易略有回穩,整體稅收超徵近800億元,贈與稅及房屋稅稅收皆已提前達到全年目標。財政部預估,下半年還有營所稅暫繳、盈餘分配扣繳稅款等稅收進帳,因此審慎樂觀全年會超徵。據財政部資料,我國最近三年的稅收超徵金額均超過1,000億元。官員表示,受到預期效應激勵,部分稅目明顯成長,但等到下半年預期效應逐漸消退,例如贈與稅等,不見得還會有亮麗的成績,成長幅度可能逐月縮減。以達成率來看,上半年整體實徵淨額占累計分配預算數超徵796億元,達成率107%,以遺贈稅197%最高。其次為菸稅,其他菸酒稅、牌照稅、土增稅、房屋稅、所得稅的達成率介於106%~118%,最低的則是證交稅。財政部表示,證交稅具機會稅性質,易受外部情勢變化干擾,導致近11年短徵情況居多,歷來僅有六個年度證交稅稅收超過千億,去年更是歷來低點、僅709億元。今年上半年受國際資金匯入及國內企業獲利回穩影響,股市交易轉趨熱絡,證交稅達387億元,不過,仍然僅占今年全年預算977億元的近四成。官員認為,今年預算數與去年相差不遠,薪資正成長、企業獲利也增加,在景氣穩定回溫下,上市櫃2016及2017年股利發放增至1.3兆~1.4兆元的近年高點,近期股市表現轉佳及房市略有回穩,皆緩和車輛汰舊換新減徵貨物稅優惠、遺產稅自去年高點滑落等衝擊,全年稅收展望尚屬樂觀。===========================【獨家】綠委揭國稅局濫發稅務獎金 公僕連寫稿都有錢拿2017年05月25日07:58 蘋果日報國稅局過去依據《財務罰鍰處理暫行條例》規定,訂有「稅務及關務人員查稅獎金」,賦予稅務及關務人員可以分配查稅獎金權利,2004年遭時任立委的朱星羽提案廢除,然而,沒有法源的稅務獎金卻在2008年死灰復燃,以「作業要點」為標準繼續發放,民進黨立委陳瑩指出,現行稅務獎金可說人人有獎,連發新聞稿、內部裝修等與查稅無關的作為都可以領獎,她批根本就是巧立名目濫發,只是消化預算。陳瑩表示,稅務獎金還訂有團體獎、個人獎,更誇張的是,細看獎金發給具體事蹟,以台北國稅局為例,竟還有「舉辦統一發票盃台北場路跑」、「舉辦國小桌球錦標賽」、「辦理變賣報廢資料水銷作業」、「辦理小型送風機汰換工程」、「辦理新聞稿作業」等事項,根本是巧立名目濫發,只想把預算花光,不如刪除。陳瑩進一步指出,上億元的稅務獎金可說是人人有獎,以台北國稅局為例,去年法定員額共1981人,領獎人數卻有1991人;中區國稅局員額數1829人、領獎人數也是1829人;南區國稅局員額1389人,領獎人數1420人;高雄國稅局1299人,領獎人數1313人;只有北區國稅局員額數多於領獎人數,員額為2184人,領獎人數2120人,等於連公友、技工、駕駛及聘用、約僱人員都有得領,違反獎金表揚傑出績效工作人員本意。除此之外,稅務獎金亦按職等、職別發放,職等越高、領的越多。據了解,台北、北區、中區、南區及高雄5個國稅局去年統計,依據「稅務獎勵金作業要點」,總共編列1.03億稅務獎金預算,經統計,委任五職等以下平均可分得7千餘元、薦任6到9職等平均可領1.2萬元,簡任10-13職等平均更可分得9.8萬元。陳瑩痛批,以往在廢除《財務罰鍰處理暫行條例》前,就被批評稅務人員為此浮濫查稅,沒想到,如今卻不用查稅,連辦理路跑、桌球錦標賽,甚至辦公室修繕都可以領錢,成為國稅局獨一無二的私房錢,難怪會遭外界批評是積習已久的官場分紅文化,未來審預算時,將會針對獎金編列額度、發放辦法都要做嚴格控管、監督。(符芳碩/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