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100 wrote:這3-5年買房的套...(恕刪) 既然你(iv100)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我在2年前以每坪約53萬元買進臺北市北投捷運站附近(300公尺以內)的5年新大樓106年12月大樓還出現每坪60多萬的成交價當然人家的樓層比我好本來就應該有差距但這也間接反映出近幾年來房價修正的地區主要還是在供給量大賣方容易相害的重劃區或蛋殼區有回答到你(iv100)嗎?別以為這幾年買房子的一定是被套
HKJ887 wrote:2018的九年前應該...(恕刪) 買對地點真的很重要保值重點首重地段(勞力士比卡西歐保值?)不過政府要怎麼劃重劃區大型建設要蓋哪小老百姓不知道資源都移去別的地方舊市區的人只能哭了一切都是命看運氣的
小股9 wrote:我想,一些等9年來都...(恕刪) 所以重點是10年多前沒買的就別買了.真的.就算真的從2000多萬漲到9000多萬.那還有可能從9000多萬涨到18000萬嗎...文中都說某社區從40漲到140又跌回100.就可以看的出來現在走勢是往下的...這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再進場了.雖然我也是10多年前進場買的有屋一族.不過我10多年前花1000萬買內湖44坪(包含9坪車位),我真的很好奇大直要怎樣用2000萬買快100坪.
小股9 wrote:9年前購屋買進僅2000多萬元 呵呵~~2012年底2000萬買華亞科....2014年賣大約2億9年前2000萬買亞馬遜股票....現在值大約4億事後諸葛我也會~~~9年前買apple現在不知道多少了?
其實大家要看的是價差7000萬有沒有被合理課稅才是!!好歹也要課40%的稅(2800萬)才能堵住酸民的嘴呀,不過正義總是不會來,因為只會被課1%(70萬)不到的稅唷!!這就是為什麼「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適用於中華民國!!小股9 wrote:我想,一些等9年來都...(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