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覺得自己眼睛業障重...假的假的...
後來想到另一個新聞(2017)的統計數字
突然豁然開朗......
終於了解現在還執迷不悟想當盤子的是那些族群了
我比較擔心
槓桿開下去 買下去
未來M型社會更嚴重 很多家庭更難以翻身了......
心理一陣涼 只能祝福祈禱台灣會更好...
------------------------------------
苦撐買房?去年貸款購屋 年收入低於60萬最多
房市冷颼颼,去(2016)年全台買賣移轉棟數僅24.5萬棟,創下歷史新低。不過,買房並非高收入者的專利,統計指出,去年貸款買房者,年收入未滿60萬元占4成最多,而且這族群購屋門檻也比較高,若想買總價超過千萬元的房產,得多準備45萬元的自備款。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彙整聯徵中心房貸資料發現,台灣去年貸款買房者,以年收入未滿60萬元的族群占40%最高,平均購屋鑑價884萬元,其次為年收入60萬~100萬元的族群,占30%,平均購屋鑑價為942萬元,年薪不到百萬元的貸款合計達70%。
屋比趨勢研究中心總監陳傑鳴認為,其實年收入60萬以內(月薪低於5萬元)的民眾,想在中南部購屋並不難,若以總價600萬元的物件來計算,自備120萬元、20年期、本利攤還,每月房貸約一半薪水,如果採30年期,每個月約攤還1.7萬元,還能接受,但選在雙北的話,負擔恐怕就不小。
他也提到,目前銀行對想買房但收入不高的民眾並不友善,資料顯示,去年年收入不滿60萬元的族群,平均核貸成數僅67.6%,低於年薪逾200萬元族群的72.1%,且光是購買總價千萬元的房產,他們就必須多準備45萬元的自備款,門檻明顯較高。
屋比房屋比價創辦人葉國華則表示,現在多數年輕人對於買房悲觀,但從去年貸款買房的人7成年收入都在百萬元以內來看,普通上班族只要願意努力存款,仍有機會一圓購屋夢。只是,房貸資料也顯示,年收入「未滿60萬」購屋人,2009年占比50%,到去年只剩40%,顯示房價飆漲,也讓不少收入不高的民眾購屋壓力不斷攀升,出現買不起房的狀況。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0323004352-260410
我朋友年收5000萬以上,
也是和該PTT鄉民一樣的觀念,
一直覺得買不如租,
後來經不起老婆洗腦(想要一個屬於自已的家),
40多歲到去年才買第一間房,
只想租不想買只是因為覺得花年租金60倍以上去買一間幾十年的房子,
買了一個30歲屋齡的房子,然後拿租60年房子的錢買這間住60年,
住到屋齡變90年…
安全性的疑慮不說,
買老房子住到變鬼屋住了就不爽…
都更遙遙無期,
對政客來說炒新地段會比炒舊社區來得好賺,
60年後商圈轉移的機會很大,
日後社區附近老舊不堪…
不是買不下手…
而是買了不划算,
住了不爽!
如果真拗不過老婆,
我是覺得買價格是年收入5倍以內的房子,
最好是買新屋,
921之後法規較注意抗震,
年租金房價比至少是2%以上才划算,
至少買得比較甘願,
不然其實用租的就好,
該鄉民不是買不起,
而是想買得相對划算而已,
BTW,
我猜該PTT鄉民應該也是差不多40來歲,
應該會在2年內買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