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自用不管房價這個論點


Bazooke wrote:
叫後輩人買20年以...(恕刪)


我不懂公開價格~而且是當時的市價換屋有問題嗎?
當時換屋掛賣~一個月就賣掉~代表我開價是市價好嗎?
有賣過房子的都知道這樣是很快處理掉的~原因是為啥??
因為我查實價登錄用當時成交價掛賣阿~我沒墊高房價阿?
老公寓銀行確實貸款成數變低~然後呢? 跟我有關係嗎?
記得接手我老家的人跟我說~他貸款5成左右~然後呢?
銀行放不放貸款給他~他貸款幾成~跟我賣老公寓換新房子有甚麼關係?
為啥我不道德啊?
而且跟我買的年紀還比我大...不是我後輩...是前輩,
所以是不是沒在你不道德的範圍內啊?

我又鼓吹去叫誰買20年以上的房了? 不懂到底礙到誰害到誰?
我舉的例子都是自身親友或自己自住的情況~所以才對於 自用不用管房價 的意思跟開版的樓主解釋~

之前美國出差~跟當地同事~客戶聊過~
是你這樣講得沒錯~
但我看到的是~工作在市中心~每周1~4租附近郊區~56日回自己家住的~
我的了解是~矽谷郊區也一樣貴...但工作機會都在市區~所以只能如此~
因為老家太遠~過來的車油錢或是時間根本不划算~結果是當地旅館~都是外地過來工作的人在住~周末退房~
所以入住價格都是平日比假日貴~當時還滿驚訝的~跟台灣不太一樣~
當然~如果是海外的人~只能選擇租...看能不能有一天有能力買...
同事越南籍~他說他20年前來~來的早~還好有買~現在的話他也買不下去...
結果他的小孩反而回越南去發展了...因為薪資消費比他們覺得划不來...(歐美文化洗禮過得不太喜歡跟父母住)

如果是大陸~以前去北京~公司在3環~結果同事租屋處在5環外~每天通勤要3小時~
後來他有買房~但也是買郊區~但是郊區換算了一下...也不便宜...上海或其他一二線城市也差不多情況~
韓國客戶日本客戶~之前接觸過也聊過~當時大家都在哭訴房價跟薪資比...跟以前比差太多了...
所以我才會說~房價貴薪資低~是各國的年輕人都有一樣的感受~
國外真沒長住~只有出差~
也許跟你住國外時看到的不同~但我看到的也是事實~
我孤陋寡聞~還真是抱歉~

如果你已經有房子~也是自住~那我前面說的有問題嗎?
裝潢~學區~工作~都安定下來了~沒其他需求~附近漲跌個3~5W~你就會賣屋換屋?
如果不會~那市場行情跟你有關係嗎?

你換屋時~你會跟我一樣開市價嗎?
如果你賣的比市價高~或是屋齡太高~照你論點~是不道德嗎?
我是不會這樣說別人啦...
我家不是帝寶~所以就不能交易?
只有帝寶能住人~能買賣嗎?

就這樣吧~感謝指教~我也不回文討論了~
反正發表個意見都會被當成房仲~或是被講沒想法腦袋不清楚~甚至來鬧的~
各有各的想法~酸來酸去的討論沒啥意義~
祝福彼此生活更好~共勉之嚕~

vic712001 wrote:
我不知道我到底哪裡...(恕刪)


寫得很好,
自住的心聲,
自住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房價合不合理跟你買不買房沒有太大關係..有需求貴也會買..再怎麼便宜也有買不起的根本想都不用想..!
沒有房子住是不是得租屋..租金要不要付..?一大家子的人每個月的總收入自己去評估是租或是買就好啦..!
看空或看多的各有一群聽聽就好..!
樓主的問題如果有標準答案的話,01房產版就不有趣了,早該關起來了。

因自住而買房後,當然要在意房價!

站在自私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希望換屋時,自己的房子賣在高點,然後去買正在低點的房子,不過這應該只能在從地段好的區域搬去地段差的區域時才能實現,比較常見的應該是退休時,從都市搬到鄉下養老。

若以比較普遍的情況來看,自住通常會換屋或買第二間,而且多半會希望買在和第一間屋不會離太遠的區域,這樣的話,我覺得房市整體下跌對自住者比較有利,因為:
一、換屋或買第二間時,若房價偏低,貸款可以貸比較少甚至全用現金買,負擔較低,而且新屋若夠便宜的話,換屋者連舊屋都不用賣,可以留著繼續自用或出租,更有彈性。

二、買賣時要付的仲介費與稅金較低,降低交易成本。

所以自住者們,大家一起來當空空吧
vic712001 wrote:
我不懂公開價格~而...(恕刪)


其實這議題一直都很簡單... 只是你把他複雜化了

認真說,大家說房價高並不是大家都想買大安森林第一排

或許有些人是這麼想,希望大安森林第一排跌到一折
這我從來沒想過... 只是台灣有個現象就是房子越老越成
就跟老酒一樣,越放越成,就算在爛的酒都可以炒成高價酒一樣

但我可以說,絕大多數的人並沒有都想要買或住所謂的"鬧區"或"黃金地段"
大多數的人都很認命知道自己是屬於社會的哪個階級的,自己能力範圍在哪
可是當你想買的郊區都比精華區貴了,這代表甚麼?

就算小弟住的地方跟看到的地方其實不算鬧區也不是精華地區,但他就是貴,亂開的芭樂價之類的
而這些拱上去的價格,絕大多數就是少數人佔據大部分房地拱上去的

所以在那探討努力賺錢買房我個人認為是假議題,
一定是你們都不夠努力,前輩們都是努力才有今天這樣的成果

至於你提到國外的情況,就如同我說的,加上之前我也說過國外人多地大,
跟台灣都集中在一個台北相較起來根本不能比
台灣除了台北/新竹,然後呢? 沒然後了

我期待更多意見跟想法,畢竟這是一個自由的國度阿

ldw406 wrote:
所以自住者們,大家一起來當空空吧...(恕刪)


這點應該是有困難的。

拿特斯拉價格腰斬的例子,

先前購車者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動產縮水了,

而不是「好耶,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第二輛了」。


Bazooke wrote:
其實這議題一直都很...(恕刪)


翻一下前面~
回我的文要我別鬧~
又噴井又帝寶又說我不道德的諷刺~
後來又叫我大大~又自稱小弟~??

不知到你是期待甚麼不同的聲音?
你覺得你是對的~
就都給你講就好了~

抱歉~我心胸狹窄沒度量~
這樣的方式我討論不下去~
你去聽別的網友的聲音吧~



自由市場不就是供需問題而已嗎 ?
願買肯賣交易才成立不是嗎 ?
物件不好地點差價格太高有人逼你非買不可嗎 ?
有多少能力幹多少事吧 !
撿便宜絕對不是你也不會是你周遭認識的人撿到啦 !
銀彈充足的人早就虎視眈眈的備好隨時出手的啦..!
所以討論這類的問題是無解的 !
lawtaipei wrote:
這點應該是有困難的。

拿特斯拉價格腰斬的例子,

先前購車者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動產縮水了,

而不是「好耶,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第二輛了」。

如果是剛買車後一年內馬上大降價,那肯定是很不爽的,但車子已經開了幾年的人,早買早享受,也不會有太大感覺,若已經開了10年,正好要換車的話,則真的是「好耶,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買第二輛了!」而且整體而言,這個消息對大多數的消費者都是好事。

房子也是如此,只要不是短時間內的快速崩跌,長期緩跌對大多數人是有利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