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空屋數高達166萬, 創下歷史新高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不要亂講話喔, 我哪(恕刪)


是啊

你沒叫人進場

你只是說崩盤進場翻身

問別人準備好了嗎

另外我要秀什麼?

我窮到沒工作繳不起所得稅

只問你這幾年崩盤有把握住了嗎

問你個幾句你就要別人秀身家啊

現在年輕人格局真小

少廢話多專注本業,就不用擔心房子貴
一鴛一 wrote:
是啊你沒叫人進場你只(恕刪)


夢想很豐腴,現實很骨感


剛聽房仲說,這幾個星期,台南安南區做公學路四段和本原街附近區塊的新小建商已開始倒閉了,蓋到快完工還沒完,連使用執照都還沒拿到就倒閉了,爛尾屋已開始法拍了,有的在本原街二段116巷那,有的在公學路四段那。

台南這幾年炒房地產炒的很兇,像十二佃那沒什生活機能的,2年前一坪8萬元,前一陣子被炒作到一坪18萬元,比安南區安和路一段接近北區的還貴,就算不懂行情價,用比較的,也知道這是有人在惡意炒作,然後認識的房仲跟我說,的確有一團婦女團在互相倒貨做假交易假裝成交,拉抬房地產價格,但實情是沒半塊地和房子賣的出去的,都在同一團中轉來轉去而已,全部套牢,所以死好,快倒一倒吧。
Z3300
我查了一下你說的地方還真的超偏鄉,這種就是估值過高XDDD
Trillionaire2020
台南房地慘超夯,小建商是多廢? [^++^][^++^][^++^][^++^][^++^]
說真的 計算的方式都沒變
所以數字有下降 就代表的確依照這種統計方式產出的數字是下降的
不需要再解釋自認為的原因

另外六都房價指數的確都持續上升
你可以用自己的解釋去解讀
但事實上 房價就真的是上漲了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全台空屋數高達166萬, 創下歷史新高

課稅好呀!我100%贊成加重稅尤其是空屋稅,不論年份新舊每間一百萬起跳,讓這些愛

慕虛榮的北漂族,都會區的房子買不起,故鄉的破房子課重稅蠟燭兩頭燒

根據內政部的統計,12年來六都的空屋率是下降的,所以閒置空屋全都在偏鄉。

有閒置空屋就要打房!怎麼可以不打?尤其是偏鄉的房要加重打,房子買在偏鄉不入住,

竟然還愛慕虛榮擠來都會區,浪費國家的土地資源,任由家鄉廢校廢村廢光光





kixx39
不用課重稅,每年的持有稅漲10%,囤房稅漲30%就好,直到實價1%即可,重點是分20年漲完,這才是減少投機(投資)的方法,溫水煮青蛙才不會瞬崩。
kixx39 wrote:
不用課重稅,每年的持有稅漲10%,囤房稅漲30%就好,直到實價1%即可,重點是分20年漲完,這才是減少投機(投資)的方法,溫水煮青蛙才不會瞬崩。

這點你就完全搞錯了!要用為單位,閒置一間就直接加徵一百萬才會有殺傷力。

只是漲%數而已,根本就是在打假球,因為房屋稅會隨著屋齡增加而遞減,所以老房子就免

繳房屋稅,免繳房屋稅的結果就是 → 應繳金額為零零再漲30%後還是零,再給你漲到

100%也是零,所以漲%數沒有用,要以為單位直接加徵一百萬才有用。

這種以為單位打法,都會區的房子會很快被人頭戶補滿,瞬崩的情況則出現在偏鄉。
今年房地產全面噴出
魯空只能來01互相取暖了
Trillionaire2020
台灣房地慘超日王,溫套可以歡慶中秋了。[^++^][^++^][^++^][^++^][^++^]
BALABOM
突然覺得01版面少了很多廢文,發現原來是低端洗文王1943莫名其妙把我黑了。感謝,讓我不用再看低端垃圾文章。
push841592 wrote:
這麼多房子到底要賣誰?? 目前的政策好像還是賣方市場 價格不可能降


囤房不是要全部賣,目標是壟斷房市,讓勞工買不到原價屋,只能買哄抬3倍的天價房!

看591和實價登錄後發現 , 郊區實價登錄的房價很低 , 不斷有低價房在交易 , 市場上卻買不到 ? 為什麼 ? 因為房仲遇到有人要低價賣原價屋 , 立刻通知炒房團來買走 , 不讓便宜的原價屋出現在市場上 , 市場上只有哄抬3倍以上的天價房 ! 這就是壟斷房市的炒房手法 .

路透:內地官員要求地產商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
2021-09-17 HKT 22:47
路透社引述消息指,內地官員在閉門會議,要求一些有影響力的本港地產商,協助解決香港房屋短缺問題,又稱北京不會再容忍「壟斷行為」。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611106-20210917.htm

樓市供應被壟斷,香港人愈住愈小
香港的樓市問題是由於供應被壟斷。去年,5大地產商佔7成的賣樓數量。長期壟斷,最嚴重是2010年,單是新地和長實兩家竟佔75%。說拆1成郊野公園增加供應,就能解決高樓價,讓人人有屋住,明顯迴避了問題核心──土地在誰人的手上呢?
消委會多次發表報告抨擊新樓的銷售手法,報章多番批評地產商賣樓如「擠牙膏」,樓市非理性亢奮,狂升搶盤,比目皆是。
諷刺的是,2014年,樓宇落成量和地產商賣樓利潤皆創新高,但香港人卻「愈住愈細(小)」,豪宅劏房多如牛毛。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175

原價屋 
105年買140萬 , 110年開價賣498萬 . 但還沒賣掉 .

https://market.591.com.tw/3628580/price
實價登錄顯示,當地的房價只有100~150萬而已。房價漲3倍!完全是哄抬!


哄抬3倍 !
學府路剩2間房在賣 . 140萬直接哄抬到498萬了 .
學校停招了 , 這年頭學府路學生宿舍 , 怎麼找來學生滿租 ? 幽靈學生 ?



https://www.google.com/maps/place/351%E8%8B%97%E6%A0%97%E7%B8%A3%E9%A0%AD%E4%BB%BD%E5%B8%82%E5%AD%B8%E5%BA%9C%E8%B7%AF40%E8%99%9F/@24.6831954,120.9664322,17z/data=!4m5!3m4!1s0x34684c12e060ebb1:0x2fda087b16e471c9!8m2!3d24.6839168!4d120.9662069
炒房已經是夕陽產業
Trillionaire2020
鬼校。 [鬼][鬼][鬼][鬼][鬼]
小小黑炭妹
逛逛買房網站,還真的全台房價都很貴,炒房炒到沒天良,倍數成長,以前新北2房還有千萬以下的,現在2房早已破千萬,3房直接2千萬起跳[怒]
數據已經證實:空屋多,在過去、現在一直都存在,但房價還是漲不停!

所以未來少子化=一樣空屋多=房價就會降低?

少子化的意境到底是不是想表達空屋多需求少?如果是,這一直一直都在上演的戲碼,結果不就在眼前!

很明顯,能造成房價劇烈化學作用的因子另有其它。

人口的影響力不能說沒有,但非常緩慢,甚至慢到海枯石爛,房價指標既然是都市化,那最起碼要用都市人口的飽和人數,來推估起化學作用的時間點,才能趨近精準,但好玩的是連都市都是不少空屋,所以你我都等不到那時候,現在都能睜眼說瞎話,更別期待那麽久遠的未來能「達成共識」「認清事實」。
年輕人戰出來 wrote:
根據統計從2000年到2020年間,空閒住宅數從123萬上升至166萬,創下歷史新高

看到這裡你似乎有疑問, 前幾天不是才說空屋率下降,
所以先來解釋一下,
先前公布的「空屋率」, 為"內政部"統計

這篇則是"主計總處"公布的「空閒住宅率」
主要原因是兩者定義、統計方法不同,
主計總處的統計是將修繕中、出差中、度假用房屋,都算入空閒住宅。

聰明人看到這裡應該就懂, 政府在玩什麼,
不要天真到以為, 空屋率真的下降, 那只是計算方式不同,

空屋實際上是上升的 但家戶數也跟著上升 所以算是持平
這幾年因為資金氾濫 所以房價是上漲的
除非政府實施房市4箭
何謂房市4箭 政府才射了其中一箭的1/3 頂多算稍稍減少炒房力道

不然就要等2023年龍年畢業生畢業
2024年後房東租不出去 拋售時才會下修

目前的只多了第2戶沒有寬限期 一點用都沒有
第二戶以上 限貸3成來比較有用

最好笑的是台南要推第6戶才課囤屋稅 根本沒用
如果一家4口 可以一人5戶 買20戶都不用課囤屋稅
南市擬提高囤房稅 最高按3.6%課徵房屋稅(第六戶)
跟第5胎才願意加碼生育金到5萬一樣....

這種年代 有錢養5胎的 正常也不需要補助了
(或是負責只生不養也沒啥用的 補助都自己花掉也沒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