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朋友在SARS時期買了一間房子,現在房價大概帳了一倍,但他是自住,不可能賣掉,所以只是乾爽,真的沒差。
賺賠是發生在買賣之後,大多數人都不是靠房子吃飯的,很多人一輩子也才買二至三次房子,在這麼長的期限裡,短期房市帳跌真得不重要,選擇負擔得起的好房子就好了,長期來看應該是都不錯的,重點還是地段吧。
520到現在股市跌了10兆,很多人賠的錢遠超過房地產的損失,也不見大家都把股票賣了,因為每個人財力不同,對後市看法不同,就因為不同,才會有成交。房子這個物件那麼特殊,就算是帝寶,買的時期不同,高低樓層不同,棟別不同,價差可是會高達20%的咧。
記得小弟2004年左右開始看房子,那時住展雜誌打開來,大安區的預售屋大概都是40多萬到50萬一坪,因為已經漲了一波,很多人都勸我不要買,在智邦的討論區哩,也是一面看空,那時顏總上節目還認為內湖要是站上30萬一坪大家一定是瘋了,那時看雙十路江子翠捷運站出口新大樓開21萬,也是覺得不可思議。5年過後,論壇看空依舊,但房價已經不是小弟所能想像的了。

那麼多人看空,代表買方還是很多,房市還是很有機會的啦,至少台北市應該是沒啥問題。不曉得啥時可以跌回5年前的水準,讓小弟有機會進場撿便宜。





有時候常常在想如果當初就傻傻的給他買下去,好像也不錯至少台灣的銀行再爆出虧損我也不用每天都要提心吊膽,奉勸各位還沒有住套房的版大,如果要買到便宜的房子就請先留著現金作準備吧....小弟已經出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