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公設...上週我女友直接嗆代銷..."你開的價格我不滿意,公設比那麼大又沒有多好還要開到24?24可以,主建24我可以接受,但公設我只願用9來買!"當然,那天我們直接被"請"了出去...代銷一直認為我們是別家代銷來亂的...
政府怎麼管建商的公設比例, 自己近幾年蓋的國宅都超過30%,這還是新消防法規以前的建案(單一逃生梯, 無梯廳排煙窗設計),現在只要超過12樓都需要雙逃生梯, 及梯廳排煙窗,如果再加上這些恐怕會超過35%, 比私人建商還多, 能管嗎?
別太認真 wrote:政府怎麼管建商的公設...(恕刪) 政府蓋的國宅公設雖然高,但是有含地下停車場的使用面積就是停車場的部份是整個社區的公設大家都有權使用如果沒有辦法分配到一戶一個車位,就變得要用抽籤了但是,周遭住國宅的人,很少聽到沒抽到車位的國宅的公設不可和建商的公設混為一談吧建商的高公設,有包含地下停車場給你使用嗎?建商公設居高不下的原因除了逃生設備的設置變嚴格以外什麼阿里不答的東西,政府也允許建商計入權狀才是主因例如,雨遮,這個東西,就在你窗戶外面,你用不著、摸不到,還是計入權狀再這樣下去,公設超過50%,搞不好在我們有生之年會看得到
dunhilldun5168 wrote:政府蓋的國宅公設雖然...(恕刪) . 一般七層以上大樓如果地下室只挖一層(非機械式), 能夠每戶一個車位? ==> 車道+車位, 簡單算一算就知道, 停車位鐵定是不夠用的啦!. 好吧就算我抽到車位, 請問國宅的地下停車場使用不用再付錢嗎?. 如果我沒有抽到停車位或沒有車, 為何我買的房子需要包含停車空間的持份?ps. 沒有想幫建商說話, 不過政府自己上樑不正, 如何要求建商? 更何況議會裡頭的角色, 都是靠什麼吃飯的, 了解後就知道要政府管是"不可能的任務啦", 自己好好算一下, 不要那麼容易被建商唬了比較實在啦...
假設我是建商,我根本不想要蓋公設,除了必要的政府相關法規規定以外,什麼都不蓋,我把公設的坪數都拿來蓋可販賣的居住坪數,比方游泳池是40坪,不考量容積建蔽我往上蓋一層我就多賣將近一戶40坪,這樣公設比低,我還可以多賺,尤其蓋更多樓賺更多,但實際根本不可能有這樣的產品讓你買,因為這樣的產品根本沒賣像,大家都想要公設低,但都不想住監獄般的擁擠大樓,大廳、收信間、交誼廳、中繼水箱、守衛室、停車空間......我都不蓋降低公設比,但種產品誰來跟我買?那些抱怨公設比高的也不會來跟我買吧。
怎麼不考量容積率?最大容積率就在那裡,超過就是不行蓋越多樓板面積當然可以賣更多錢,怎麼樣讓樓板面積不要吃到容積率就盡量弄小公不計容積率,所以搞個氣派豪華的梯聽陽台雨遮不計容積率搞到最大這些面積通通都是跟主建物同樣的價錢先不管建築成本差多少,反正搞越多越賺
別太認真 wrote:. 一般七層以上大樓...(恕刪) 國宅的面積都不小…所以沒有意外都抽得到車位另抽到車位以後,使用還是要繳清潔費,大概幾百元就我同事的例子,在台北市善導寺站附近的國宅不用繳清潔費,連管理費都省了,因為有多餘的車位外租您說的一點很對買國宅的人,如果沒有車,為什麼我要負擔車位的公設?這一點,我也是覺得很不合理的我也不是要為建商、或是國宅講話只是建商或是國宅同樣是高達30%的高公設,但是所含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拿來相比,容易使人混淆我只是想說明這一點
index wrote:假設我是建商,我根本不想要蓋公設,...(恕刪) 如果我是建商的話我會把公設灌的越多越好反正公設的價錢和實坪一樣為什麼還要浪費鋼筋混凝土來蓋主建物呢?倒是我認為現在的房子比以前公設低的房子看起來還像監獄
如果硬規定公社不算錢, 建商就加價43%售價了, 有差嗎? (1/0.7=1.428%)主題是"政府可以管理建商公設比例問題" 我想是不能管,政府也沒有規定30%公社比, 政府只管建商要有哪些必要設施, 比如雙逃生梯(寬度都有限制)..等等必要安全措施.公設 20%, 30%, 40% 當然建商會定價不同, 同一地段,同一單價, 你要買高公設比的, 必然是有所需求吧!!如豪華大廳, 寬敞的梯廳與走道, 又要有社區花園, 8水道50米長的泳池....都是公設.看各人喜好了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