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沒有見骨的政策才剛開始而已雄老大就開炮了 -.-"
真是夠了,從2008年~到現在,這些蓋豪宅的建商賺多少了
囤地、養地、哄抬價格~~資訊媒體這麼發達,200、300萬的隨便喊,小老百姓是聾子嗎
還說:『...政府不去了解實際成交價,卻什麼都不幹,只做壓房價,這讓人怎麼能接受?』
見鬼了,你們在賣房子時,為什麼不主動公佈實際成交價,
還叫政府去瞭解,講白了就是不讓小老百姓知道罷了
『..除了台北市、台中市少數幾個豪宅個案...』
台中,我是不知道,但在台北市只要是新建案那個不是掛豪宅、小豪宅、捷運豪宅.....的名義銷售的
天丫~~~那現在去看房子,都可以用不是豪宅的價錢買到嗎
那之前買到的屋主真是欲哭無淚丫....
扯那麼多是怎樣 ? 建商是看到未來房市的發展開始緊張了嗎
別緊張啦~~~ECFA會讓你們又站起來的
哼~~~真正的風暴還沒到啦
轉載: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6/5470964.shtml
2.「政府只因有人開價到兩、三百萬,就去做民怨調查」:喜歡開高價的不就是建商?不想讓大眾知道成交價,好讓大家當冤大頭出高價的也是建商?都是建商自己搞的,應該建商自己搞定吧?又來怪政府!那遠雄支持修法,做產權登記移轉時要申報成交價,地政司在網路上公告各門牌號碼何時成交的成交價,所有成交價都透明化,就不會有人亂喊價了!
3. 中國大陸的房地產市場和台灣差很多,可以參考財團法人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的研究報告:
亞洲地區比較時,經常會有研究報告會以香港、上海等地之房價所得比與台北相比,但卻忽略香港、上海兩地住宅市場中私人房屋的比例與其房價所得比之關係,例如香港約有接近一半的房屋是公營房屋,而市場中一半的私人房屋的價格卻遠高於公營房屋,但卻代表房價所得比中的房價,而整體的所得是以所有家戶的中位數或平均值計算。此種計算方式之房價所得比相對偏高,而無法反應真實房價負擔能力。中國大陸因財產私有制開放時間不長,且原有政府與國營企業之補貼住房比例仍高,以此計算之房價所得比,更無法代表大陸普遍一般人民居住消費之特性。
4. 講到遺贈稅調降更讓人生氣:國外課遺贈稅是用市價課,台灣是用比市價低很多的公告現值和公告地價課,實際稅率並沒有名目稅率那麼高:假設香港有市價兩千萬的房地產做遺產,要課兩百萬的遺贈稅;台灣有市價兩千萬、公告現值四百萬的的房地產做遺產,只會課四十萬的遺贈稅。調降遺贈稅根本就沒有道理。
http://phecda.blogspot.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