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出生率來說
台灣新生兒出生數在1976年達到42.3萬的最高峰
1981年後新生兒出生人數一直下滑
到2007年新生兒人數剩20.4萬
約為高峰期的40-50%
現在房市很熱
主要購屋族群應為25歲-35歲青年為購屋主力
換算他們出生年份應為1985-1975年
正是台灣出生率達最高峰時期
爾後
出生率不斷下滑
短期內
首當其衝影響的自然是國小幼稚園的減班
老師需求人數的減少
長期而言
這一輩新生代的購屋需求會在30年後發酵
由出生率變化
1981年起新生兒人數開始嚴重減少
+30年
意味者2011年起到2037年
年輕人購屋需求將會下降至目前的40-50%
在目前空屋率仍高但人口即將在2015年呈現負成長的情形下
房價M型化也會越來越明顯
大家都想往好的地方擠
精華區土地如大安區信義區是不可能下滑
老舊市區(高雄前鎮區,台中中區),偏遠地區房價會越來越低
房屋也會因需求的大量減少
中古屋保值能力將越來越差
折舊將會越來越明顯
再人口數減少情形下
除非外來人口進來
增加台灣住屋需求
有很多人認為
陸資可以為台灣房市帶來活水
在我看來
就算台灣跟中國統一
新中國的重心將會是在北京上海跟廣州
也不會是在台北跟香港
台灣人反而會把資金投入北京上海跟廣州
而不是台北
而出生率的下降
主要原因應該是雙薪家庭的形成
因為單靠丈夫一人收入已無法支撐家庭支出
導致職業婦女越來越多
形成目前的雙薪家庭
職業婦女在工作之餘已無暇生小孩帶小孩
在台灣生活環境越來越艱困下
年輕夫妻無法再負擔生育人口情形下
除非有錢人都生個5個8個
不然台灣不止房市堪慮
國家都堪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