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價就這樣 再討論也沒啥意義聊聊與工地服務的朋友有關個工地福利社吧有看過鐵皮屋搭的 也看過類似售票停的令我最驚訝 " 是 " 原本開店的 變成工地福利社 我看過最誇張的是豪宅店面變成工地福利社 這個房屋利用價值還真高阿 ~~ 或者是說 肥水不落外人田 ????
tigerliu wrote:我們公司附近也很多這...(恕刪) 讓我想到以前當兵時後的 : 快餐車 .... 明明是一片荒野 ,卻有辦法掌握到每個班級下課時間及地點 ~~~只是 ~~~為什麼工地都沒在幫忙訂便當 ???
大可不必 wrote:問為什麼工地都沒在幫忙訂便當 先想想「工地」有那些人?有建商有營造,在工地現場就是「工務所」吧,工地裏也就這麼個地方算得上「辦公室」而已一般辦公室、工廠或說賣場等單位上班的概念…在「工地」的確不適用工務所裏頭的「所長」和「主任」等各忙各的…也不可能整天坐裏頭他們的午餐會通常有小妹負責打理現場施工的也分成n個包商,每個包商n個工人分散在各樓層各角落人員動線之複雜…不可能有專人每天去問每個人要什麼便當?不論工地大小,建商都不可能專門養一個人力去做這事的工地必有的點工...........每天工務所交待下來要忙的事不會少,自己也是找福利社解決的多不可能額外為其他工人的便當服務還是上工前每個人自己訂好,中午休息時各吃各的…包商或工頭管不管工人的飯?要管也就是一起訂而已當然…做工人也可以自己搜尋附近便當店的名片,自己打電話但一般便當店接單總有個數量下限,一個工頭帶幾個工人?有時一組工人一天要跑幾個地方也說不準…我是工頭我也不可能每到一個案場還要煩心便當問題,一定是抓中午會在哪就就近找福利社工地旁邊的福利社,一個便當賺5~10元,方便就好「工地」的生態大致上是主任管包商、包商管工頭、工頭管工人…也就是在工作上,吃飯的事還是各自解決,工地旁的福利社就是最方便的當然也要看工地在什麼地方,在重劃區和在舊社區自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