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買賣賺錢可以不擇手段!?
只要有買家 沒有所謂合不合理價
買家爭大眼 多做功課吧!!
房市怪譚
2011-12-01 工商
最近與朋友聊房市,幾個案例聽下來,不禁對推動市場交易的那雙手,深感戒慎恐懼,如果不動產買賣都是如此運作,雙北市的房價當然愈追愈高,永遠回不去了,而時下年輕人微薄的收入,最終只能望屋興嘆,永遠也趕不上節節高漲的房價。
事情是這樣發展的:
甲君今年3月間,在永和的一個公園附近買了一戶公寓,20坪出頭,雖是一樓,但受限環境,只是純住家,不能營業,當時仲介開出的總價是1,300萬,十多年的小房子,要這樣的價格,驚人吧!
這段時間歐債危機橫掃,媒體報導都說房市急縮,交易量大跌,房價有鬆動現象,但乙君就在兩個星期前,買了一戶31坪,屋齡17年的房子,七層華廈的二樓,一般人較為排斥的樓層,地處新北市,勉強算是台北市外圍第一圈,但近捷運、近公園,加上一個坡道機械車位,付了佣金之後,總成交價近1,800萬元。
故事還沒說完,甲君的房子,因緣際會,家人認識了屋主,雙方最後以822萬元成交,原來當時賣方心中期待的賣價是900萬元,1,300萬是仲介開給買方殺價用的,當然仲介的心態是賣得愈高愈好。
乙君買房的過程就沒有甲君幸運了,非但沒能認識屋主,還因為房仲哄抬價格,警告賣方賣太便宜了,搞得乙君與賣方交易的談判過程,費力費時,成交價又拉了一節。
時下仲介促成交易的手法,雖然讓買賣雙方見面談,但到了仲介特定的交易室,卻是把買賣雙方分隔兩室,由仲介穿梭其間,說好聽的,是要賣方降價、買方抬價,促成交易,實則是在捍衛自己的仲介費。在房價混亂的現在,購屋者實在更要多方比較,才不至於被欺騙。
AudiFan wrote:
為買賣賺錢可以不擇手...(恕刪)
媒體報導不敢引經據典你就該存疑
這種聽說可能大概是通常距離事實...很遠的咧
買房不是買菜要經過仔細評估比較的過程
當價格心証形成仲介的唬濫嘴有啥用?
以乙案這種新北第一圈31坪2樓17年房帶一個機械車位
1800萬成交可信嗎?
每個人都看得出是盤仔價買房的又怎會不知?
我說兩個月前剛買永安捷運站3分鐘路程華廈
近四號公園三個菜市場正中和路邊永和的門牌
15.2年房位16樓的10樓
三面採光權狀37坪不含車位坪數
另帶獨立權狀12坪坡道平面車位
最後成交價1720萬含仲介費您信嗎?
屋主8年前入手時不過一千萬
他覺得這個價格出售ok啊!
不管你信不信但這真的是事實
~~仲介沒有這種隻手遮天的能力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