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專家警告:銀根緊縮!小心買房賠光光,2014年不排除房地產急轉直下大崩盤!

【地產專欄】徐佳馨:銀根緊縮 小心買房賠光光!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013年12月25日 下午7:34

替自己加了個買屋安全閥,有助於避免買房導致的損失。

房市驚驚漲,為了避免銀行暴露在過高風險之下,不少銀行對於房貸其實相對保守,甚至讓購屋人發生貸款不足的狀況,面對著可能出現的風險,購屋人要如何自保呢?…
從買房案例看銀根緊縮
大明和未婚妻相戀多年,準備買了房子,明年就結婚,幸運的是前一陣子總算找到一間價格還不錯、也符合心中條件的好房,看起來喜事一樁,不料卻因為大明過去曾有不良債信記錄,加上收入不是那麼穩定,向好幾家銀行貸款都碰了軟釘子,眼見貸款再不下來就要被沒收訂金,大明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銀行控風險,貸款下不來
其實大明遇到的狀況並不罕見,這幾年房地產價格暴漲,銀行內部自然會有風險控管意識,因此如果是房子位置不理想、貸款人償債比不佳,信用有瑕疵等等狀況,都可能發生因為貸款不足的違約情形,根據買賣契約,因貸款成數或金額不足造成買方沒辦法履約,買方要賠償訂金。對於買方來說,買不成房子事小,賠上辛辛苦苦的血汗錢,面對著未來銀行貸款可能會越發保守,這種因貸款不足而違約的狀況,日後可能越來越多,但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這是可以預防的。
事先講明,白紙黑字保平安
若沒有第二間房,信用以及所得也都正常的購屋人,以目前正常的房屋貸款來說,貸款大概可以達到七成,換言之,購屋人最好準備三成自備款會比較安全,不過世事難料,萬一房子鑑價較低,或是該銀行放貸較為保守,在這狀況之下,除了事後多問幾家銀行,或採取信用貸款或親友借款等方式補足差額之外,建議買方可以在下斡旋或是要約之時,就表達希望賣方能同意,若銀行貸款不足額,買方能不負擔任何賠償的無條件解約條件,並且將這項要求載於合約之中,萬一真的銀行貸款不足額,最後至少不會發生房子沒買到,積蓄卻賠光的慘事

美國十年期國庫券12月27日一度升上3.02%,反映美國經濟情勢好轉,以及各界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數年來維持低利率的刺激措施將會逐步退場。殖利率和價格相反的美債,當天尾盤殖利率收在3.01%。

empirepenguin wrote:
美國十年期國庫券12月27日一度升上3.02%,反映美國經濟情勢好轉,以及各界預期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 (Fed)數年來維持低利率的刺激措施將會逐步退場。殖利率和價格相反的美債,當天尾盤殖利率收在3.01%。


按照各路人馬對2014年台灣GDP預估
經濟成長率上看3%
經濟情勢好轉實質國民所得增加
所以...
個人雖然不太看好房地產的未來~~
但要說房地產會崩盤~~
除非巨大的天災人禍~~
其他的只能說~~樓主您多慮了~~
不過緩步修正應該會變成趨勢~~
巴西開始升息以抑制資金流出,印尼也調升隔拆利率,甚至為了阻貶印尼盾,近一年的外匯儲備已經少了5.7%,這些官方動作所代表的意義就更明顯了。

不過,意識到這些現象的人恐怕還是相當的少數,畢竟我們沉浸在寬鬆貨幣的環境中實在太久了,久到我們以為這個世界本來就是長這個樣子,久到我們認為有些資產是只會漲不會跌的。

未來會怎麼走沒有人能準確預測,畢竟從美國1994年的升息到亞洲金融風暴中間經過了3年,但如果是照墨西哥的劇本演,中間的空窗期則不到一年,重要的是,你對這可能發生的轉變作好準備了嗎?老話一句,是時候檢視一下手上資產的變現性與流動性了。

empirepenguin wrote:
巴西開始升息以抑制資...(恕刪)


你檢視手上手上資產的變現性與流動性已經三年半
不知檢視出啥心得沒有?
可以拿來分享一下創造點輕鬆氣氛嗎?
wow, 3.5年了, 有那麼久.....?
可能是不敢接受事實而店店?

豪哥大 wrote:
你檢視手上手上資產的...(恕刪)
忍忍忍
豪哥大 wrote:
你檢視手上資產的變現性與流動性


從美國1994年的升息到亞洲金融風暴中間經過了3年,如果是照墨西哥的劇本演,中間的空窗期則不到一年。

以現代網路資訊普及,不用半年可能就會吸乾整個新興市場。
菲律賓股市大幅回檔21%,從表現傲視全球到吊車尾,也難吸引麥格理投資管理公司和瑞士寶盛銀行等外資回籠。

菲律賓綜合股價指數自2008年10月到今年5月15日創新高之間,總計大漲330%。菲國經濟自2008年到2012年間擴張速度幾乎是全球平均年成長率3倍。

而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可能減碼刺激措施,和菲國經濟成長可能放緩下,外資自7月以來已從菲股抽腿撤資9.55億美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