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正義應該從課徵建商"餘屋稅"開始,其他方法都是"假打房,真課稅"

台灣的人口沒增加, 薪水沒增加
光北部就有 淡海重劃區, 林口新市鎮 , 三重重陽重劃區 , 新莊副都心&頭前重劃區
板橋新板特區 , 三峽北大特區 , 大直金泰段重劃區 , 內湖五期重劃區 , 南港向陽重劃區
桃園高鐵特區, 新竹高鐵特區, 烏日高鐵特區, 台中七期重劃區.....
房子卻增加那麼多.
如果建商房子沒賣掉, 就課以"餘屋稅", 那建商勢必降價銷售,
太晚賣就會扣更多稅, 這樣房價就會下降到達平衡點.
只是政府只會用漲利息,抬高公告地價的假打房, 真課稅. 可能不會這樣做.
太多餘屋,建商會用人頭買,建貸轉房貸,省利息、慢慢賣。

empirepenguin wrote:
太多餘屋,建商會用人頭買,建貸轉房貸,省利息、慢慢賣。


大大正解

所以居住正義一定要從所得稅下手

另外就是資金流向

人頭的錢一定是從建商那邊來的

用人頭沒關係,反正就要人頭自己舉證資金來源.

不敢說百分百有效,至少是正確的方向.

但是通常民意代表和政治人物背後的金主往往是建商

甚至是家族事業, 部長你說是不是啊

Harry Winston wrote:
台灣的人口沒增加, ...(恕刪)


老實說,我是看空房價......

但,做人不要有那種,"世界如果依我想法來走會更美好"的想法....

畢竟全世界不是只有我們最聰明

Harry Winston wrote:
台灣的人口沒增加, ...(恕刪)

大大正解

所以居住正義一定要從餘屋稅下手,
若建商用人頭戶避稅, 可以請人頭戶出資金來源證明
就可以避免大部份的假交易
餘屋稅?

餘屋如何判定呢?
重點在土地增值稅要不要用實價對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