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樹林區中正路上時,有一棟大樓(不確定樓高,約15~18樓),裡面只有住不到10戶鄰居表示,當時是建商不願意低價賣,導致購買的人很少,後來建商沒倒,持續建房子但是該建案後來就一戶一戶給銀行拍賣,這是有可能的嗎?但事實上還是沒人住就是了
小弟比較好奇 建商的成本 是否高於法拍或銀拍的市場可接受的價格或者 整體建案的成本已經透過賣出的戶數回收, 再來剩下的戶數都是淨賺的可能性應該頗大假設 上述兩者其一為真, 那建商大可以拖待變 或 慢慢賣...聽過 很多建商蓋好後都自己屯屋(保留戶) 反正土融貸款都已經這麼低...比一般市民房貸還低 那只有利率明顯上調 才會對建商有大影響. 再來才比較可能看到建商保留戶去法拍 (但機會真的頗低)以上 非筆戰 陳述個人觀點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