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很多建商,投資客,房仲的炒房手法
不外乎這地方有什麼建設,有什麼路要開通,有什麼店要開
於是有些建商跟當地政府開始合作
在這些建設未公開計畫時,這些建商早就得知先便宜購地買入養地
等計畫公佈,漲一波,開始施工,再漲一波,建設中到完工漲好幾波,大賺暴利
有些建商也會為了拉抬他們買的地建的建案,開始自己引進賣場跟百貨,看似製造生活機能便利,說穿了這就是炒房的手段

把房價跟物價相提併論更是荒謬
房價上漲指數遠遠超過物價上漲指數
麥當勞賣價也好歹好幾年才漲一次
吃麥當勞的人會比買房少嗎?
那為何房價要用這地區購買的人多而順勢漲價呢?
更何況是鳥不生蛋的地方也要用房仲話術所說來個"補漲"?
把房價跟薪資相比更是有趣
薪資十多年停滯,甚至倒退魯
房價大逆其道,漲了三,四倍
人民所得未增加,房價有何理由漲價?
這些台灣房價詭異傳說已被看破
後續發展如何大家準備坐沙發吃爆米花跟喝可樂來看吧

文章關鍵字
andylong19810406 wrote:
常見很多建商,投資客,房仲的炒房手法
不外乎這地方有什麼建設,有什麼路要開通,有什麼店要開
於是有些建商跟當地政府開始合作
在這些建設未公開計畫時,這些建商早就得知先便宜購地買入養地
等計畫公佈,漲一波,開始施工,再漲一波,建設中到完工漲好幾波,大賺暴利
有些建商也會為了拉抬他們買的地建的建案,開始自己引進賣場跟百貨,看似製造生活機能便利,說穿了這就是炒房的手段


不然呢?

台北市人太多,房價太貴,怎麼解決?

去蛋白蛋殼區找一塊地蓋房子,讓大家搬過去,
但是如果那邊鳥不生蛋,生活機能不好,誰想搬去住?
所以要賣場要百貨要交通...

這就是社會啊,不然你說該怎麼?
是否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呢?

就是有人可以神通廣大的知道政府正在規畫的細節
事先佈局先去低價購進相關土地
等到規劃的事情即將實施,或是請相關政客公布一些消息之後開始建設
投資客首先接手,之後再加價轉賣,而後每轉一手就多疊加一部分的"手續費"
最後就....(自行想像吧)

精華區才會有的星巴克 誠品書店 威秀影城 賣奢侈品精品店 百貨公司
這些條件也不是說說就來, 一波波漲上來, 等機能都全了
房價漲上來自然回不去

kipscott wrote:
是否用另一個角度來看呢?
就是有人可以神通廣大的知道政府正在規畫的細節
事先佈局先去低價購進相關土地
等到規劃的事情即將實施,或是請相關政客公布一些消息之後開始建設


政商、政商、政商

為什要有人要花那麼多錢選舉,
去當立委、當議員、當縣市長、當部長、當總統?

不就是為了這個嗎....

andylong19810406 wrote:
常見很多建商,投資...(恕刪)


你的比喻也不恰當阿
拿麥當勞售價比房價?
你以為麥當勞的老闆是做慈善事業的,因為不想賺太多所以漲很少?
麥當勞漲價人家就會比較,然後改吃其他比較便宜的食物
但房價為何大漲特漲?因為建商再怎麼調漲,還是一堆人搶阿!當然不是說現在,是說之前漲三,四倍那段期間


andylong19810406 wrote:
人民所得未增加,房價有何理由漲價?


因為有錢人比你想像得多,薪水沒漲那是基層員工
現在賺得比十年前還多的大有人在

你用非消費族群的薪水來看待被購買物,當然覺得很荒謬

如果大家都不買,房價如何能漲?就像現在,因為沒人要買,你看房價還漲得上去嗎?
台北的機能所賜,房價想要降低應該也很難吧
故政府現在才想推房地合一呀!若修訂得好前提下,提前十二年實施,就不會有現在高房價了!
房地產稅好賺啦
這才是重點吧!
因為財政預算赤字擴大
只好繼續不斷重劃工程
拉高實價課稅基礎
不然如何養一群高貴優雅的公僕
勞動階級還是以乖乖聽話納稅義務人吧

THE666 wrote:
不然呢?

台北市人太多,房價太貴,怎麼解決?
...(恕刪)

人太多?

殊不知台北市一堆學校招生都快招不到最基本門檻

人口早就已經慢慢的負成長

加上值錢的房子是有大比例土地持份的

那些公寓豪宅根本已經頂天了、過個幾十年頂多是老舊公寓、房子越舊越貴?

你以為是賣歐洲古堡還是古董?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