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很多建商,投資客,房仲的炒房手法
不外乎這地方有什麼建設,有什麼路要開通,有什麼店要開
於是有些建商跟當地政府開始合作
在這些建設未公開計畫時,這些建商早就得知先便宜購地買入養地
等計畫公佈,漲一波,開始施工,再漲一波,建設中到完工漲好幾波,大賺暴利
有些建商也會為了拉抬他們買的地建的建案,開始自己引進賣場跟百貨,看似製造生活機能便利,說穿了這就是炒房的手段
把房價跟物價相提併論更是荒謬
房價上漲指數遠遠超過物價上漲指數
麥當勞賣價也好歹好幾年才漲一次
吃麥當勞的人會比買房少嗎?
那為何房價要用這地區購買的人多而順勢漲價呢?
更何況是鳥不生蛋的地方也要用房仲話術所說來個"補漲"?
把房價跟薪資相比更是有趣
薪資十多年停滯,甚至倒退魯
房價大逆其道,漲了三,四倍
人民所得未增加,房價有何理由漲價?
這些台灣房價詭異傳說已被看破
後續發展如何大家準備坐沙發吃爆米花跟喝可樂來看吧
andylong19810406 wrote:
常見很多建商,投資...(恕刪)
你的比喻也不恰當阿
拿麥當勞售價比房價?
你以為麥當勞的老闆是做慈善事業的,因為不想賺太多所以漲很少?
麥當勞漲價人家就會比較,然後改吃其他比較便宜的食物
但房價為何大漲特漲?因為建商再怎麼調漲,還是一堆人搶阿!當然不是說現在,是說之前漲三,四倍那段期間
andylong19810406 wrote:
人民所得未增加,房價有何理由漲價?
因為有錢人比你想像得多,薪水沒漲那是基層員工
現在賺得比十年前還多的大有人在
你用非消費族群的薪水來看待被購買物,當然覺得很荒謬
如果大家都不買,房價如何能漲?就像現在,因為沒人要買,你看房價還漲得上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