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辦 購物中心 住宅 店面 都是完全不同的市場

壽險業苦於台灣無像樣的投資標的
又不能都買外國股債跟房產
不需匯率避險的台灣房產標的 即便投報率低於2.8%
還是有投資的需求
因為其他台幣計價的固定收益商品的報酬率太低了

租金投報率 就是租金跟售價的分子分母關係
並不是沒人標案
而是無法投標

但, 這跟住宅市場是脫鉤的
因為買賣家完全不同




阿昌0427 wrote:
撇開新壽賣樓流標打擊...(恕刪)


除了放寬小部分地區限貸之外
到目前為止還真的沒看到政府有什麼救房市的動作
不過這個板"預測"和"自認為"政府會有什麼動作的文章是真的很頻繁

倒是加税的法令陸續要上線了,完全沒有要停止的跡象


阿昌0427 wrote:
撇開新壽賣樓流標打...(恕刪)

小弟比較笨
單純覺得 標案沒人標 政府要把壽險業的脖子放鬆一點 讓他們買標的物收租投資
再把賺來的錢去買地 蓋房子給人民買...
政府就可以高價賣地 再給建商蓋 蓋好再高價賣給人民

建商表示:土地取得成本就高 怎麼降!?
松山區的商二商三 面積只要超過一百 基本一坪約三四百萬 如果住二住三的話大約一坪一百二到一百六
(以上價格為粗估 很久沒看到賣土地的了)

容積率跟建蔽率就麻煩各位動動手查一下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