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板上很多人,不論是空空或是多多,都喜歡拿出一大堆數據來做為預測房價的佐證

空空最愛說的是:生死數死亡交叉,房價房租比超高,轉移棟數創新低,房仲又倒幾間店

多多最愛說的是:捷運來了房價漲了,自助真的沒差,繳房租不如繳房貸,房地產才能抵抗通膨,台灣走自己的路


不管是拿上海,香港,日本,新加坡,南韓,遠一點的紐約,巴黎,布里斯本,都有和台灣房地產比較過

也沒人說得準,台灣到底和哪個國家有關係?或是會更隨誰的腳步?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讓子彈飛""這部電影

黃四郎給了180萬兩給大哥出城剿匪,大家在開會數銀子的時候

老七說了一段:各位大哥,我們為了什麼而來?

大傢伙說:錢阿!!!

老七又說:錢到了嗎?

大傢伙說:到了阿!!

老七接著說:那我們還在這幹嘛?走啦~

大家再01分析房地產,討論房地產,不就是為了自己買房,賣房

掙錢獲利嗎?如果錢到手了,還不走阿?除非是想和建商搞個魚死網破


--------------------正文開始----------------------

上面鋪陳了一大段,其實我要表達的東西很簡單

不管是自住客,投資客,房地產名嘴,地主,建商

各方人馬匯集,為了什麼?""錢""

用很簡單的供需法則來想就可以了

供給方:地主,建商

需求方:自住客,投資客

以前為什麼房地產大漲?很簡單阿,需求大於供給唄~(不管需求太大或是供給太少,結論就是這樣)

現在為什麼房地產下滑?也簡單阿,供給大於需求唄~(也不需要去管供給增加或是需求減少,結論就這樣)



現在是不是到處都在蓋房子,很明白,當然是阿,供給一直上去,會發生什麼事?大家也都知道

那為什麼要一直蓋房子呢?很簡單,有錢賺,等到蓋房子會賠錢還有人要蓋房子嗎?

都沒人再蓋房子了,房價會怎麼樣?還是供需法則決定

其實根本不用想這麼多,拿了一堆數據,簡單的供給需求,就可以解釋很多事情了

所以還是我以前的想法,房價會在正負30%之內,狹幅震盪

飆漲,大家都不買了沒了需求怎麼飆?

崩盤,建商都不蓋房子了房價怎麼崩?

文章關鍵字
如果你把現實面加進去,狀況會複雜很多...

講一個比較誇張而明顯的例子,
你是建商,一個地主說有一塊地要賣你,價格非常便宜,
你經過計算,就算房子蓋好的3年後,房價跌了一半,
你依然還有可觀的利潤,你那會不會買那塊地蓋房子?
會!

相反的,
你是建商,一個地主說有一塊地要賣你,價格非常貴,
你經過計算,就算房子蓋好的3年後,房價漲2倍,
你依然還沒有利潤,你那會不會買那塊地蓋房子?
不會!

上面的例子中,建商要不要蓋房的關鍵,是在土地的取得價格,
跟供需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算是土地是用標售的方式,建商也是會先去計算房子蓋好後可以賣多少,
扣掉成本和利潤,就是這塊土地的他願意出價的最高標,
如果標到了,他就會去蓋....

這跟供需也沒啥關係...

abel00055 wrote:
大家再01分析房地產,討論房地產,不就是為了自己買房,賣房...(恕刪)

我有房..不會賣..也不會買..
不過..為了年輕人..當然也包刮我的下一代..

abel00055 wrote:
掙錢獲利嗎?如果錢到手了,還不走阿?除非是想和建商搞個魚死網破


錢到了是沒錯

但不是黃四郎的

所以戲才又演下去

abel00055 wrote:
所以還是我以前的想法,房價會在正負30%之內,狹幅震盪...(恕刪)


這點可以查下以前的房價! 從低檔至今年已經不只30%了歐!

所以,可見看法很有問題啊!

小弟覺得以年線來看比較像是水波浪,由低檔 至高檔 在至低檔!

目前是低還是高檔,大家都心知肚明啦!

簡單的分析,股票市場跌破5000點了嗎?

其實供給等於需求...
還是可以炒價格啊....
一坪20萬的社區
假設只要有一戶過手價變成40萬..
整個社區都會覺得自己的價值有40萬了
HAMER到此一遊~~

abel00055 wrote:
每次看到板上很多人...(恕刪)


講到供需就複雜了, 有1萬套房但市場只有100人, 供需怎麼看? 供大於需? 但如果每個人都想買上個200套呢? 需大於供?
台灣有86萬空屋, 需求不足嗎? 台灣人愛買房愛到甚麼程度? 有錢就想買房, 現在量縮只是因為信心面不足, 哪天又被撩動心弦, 就又衝進去了, 看看檯面上那些人物, 3套算少, 5套是基本, 7套不嫌多, .... , 那供需到底要怎麼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