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邊用餐邊看新聞(中天),報一段游泳池因作業人員誤將硫酸當漂白水倒入藥桶,致產生氯氣,發生吸入氯氣中毒事件。
兩名記者除了自己報導外,為表現專業,還請身穿試驗衣的理化老師,詳細解釋硫酸的危害,講解重點有:
1. 稀釋硫酸需將硫酸倒入水中,不可將水倒入硫酸中,因硫酸倒入水中,萬一發生噴濺,濺出的是水,不會危險,如果水倒入硫酸,則噴濺出來的是硫酸,比較危險。
2. 用一塊豬肉浸入硫酸中,經過攪動,豬肉漸漸表面轉黃溶解,解釋因豬肉表面發生焦化等化學變化被溶解,模擬人體碰觸硫酸的傷害。
接著記者再用這次事件是因為加錯藥物的"酸鹼反應"造成的化學變化,總結導致毒氣外洩的結果。
因為自己本身的化工背景,這新聞看的差點吐飯。
1. 硫酸稀釋的水合放熱極大,所以如果將水倒入硫酸,倒入的水滴表面與硫酸水合產生大量水合熱,溫度快速上升超過百度(水的沸點),中心未及水合反應的"殘留水"立即沸騰氣化,並因被週圍比重與沸點都高於水的硫酸包著,而產生蓄壓氣泡,浮至表面時爆裂,因而產生飛濺的危險,反之,將硫酸倒入水中,就可防止飛濺的發生,危險指的是飛濺,而不是濺出什麼東西。
2. 化學上的酸依作用概分行連鎖氧化還原反應的腐蝕酸(像氫氟酸),以及行水合的脫水酸(硫酸),硫酸對人體的接觸傷害,就在他會奪取接觸皮膚或黏膜表面細胞的水分,使細胞因脫水死亡,並因接觸的水合熱,進一步使死亡細胞燒焦脫落,而使硫酸可以對內層表面再接觸傷害,這,不是"溶解",溶解是將細胞解離平均分布到"硫酸溶液"中。
3. 以一般的酸鹼分類(水溶液pH值),漂白水不是鹼,所以怎麼叫"酸鹼反應"。
記者報導新聞本應力求正確,搶時效犯錯,大家也習慣了;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理化老師,對這種化學的一般基礎知識,都能作這麼離譜的"解惑",台灣的教育,還能指望出什麼人才?
經濟的展望最大根源於人才的有無,房地產只是經濟的一項,沒了人才,經濟何來展望?房地產的前景也就。。。。。。
lichujen wrote:
剛才邊用餐邊看新聞(中天),報一段游泳池因作業人員誤將硫酸當漂白水倒入藥桶,致產生氯氣,發生吸入氯氣中毒事件。
兩名記者除了自己報導外,為表現專業,還請身穿試驗衣的理化老師,詳細解釋硫酸的危害,講解重點有:
1. 稀釋硫酸需將硫酸倒入水中,不可將水倒入硫酸中,因硫酸倒入水中,萬一發生噴濺,濺出的是水,不會危險,如果水倒入硫酸,則噴濺出來的是硫酸,比較危險。
2. 用一塊豬肉浸入硫酸中,經過攪動,豬肉漸漸表面轉黃溶解,解釋因豬肉表面發生焦化等化學變化被溶解,模擬人體碰觸硫酸的傷害。
接著記者再用這次事件是因為加錯藥物的"酸鹼反應"造成的化學變化,總結導致毒氣外洩的結果。
因為自己本身的化工背景,這新聞看的差點吐飯。
1. 硫酸稀釋的水合放熱極大,所以如果將水倒入硫酸,倒入的水滴表面與硫酸水合產生大量水合熱,溫度快速上升超過百度(水的沸點),中心未及水合反應的"殘留水"立即沸騰氣化,並因被週圍比重與沸點都高於水的硫酸包著,而產生蓄壓氣泡,浮至表面時爆裂,因而產生飛濺的危險,反之,將硫酸倒入水中,就可防止飛濺的發生,危險指的是飛濺,而不是濺出什麼東西。
2. 化學上的酸依作用概分行連鎖氧化還原反應的腐蝕酸(像氫氟酸),以及行水合的脫水酸(硫酸),硫酸對人體的接觸傷害,就在他會奪取接觸皮膚或黏膜表面細胞的水分,使細胞因脫水死亡,並因接觸的水合熱,進一步使死亡細胞燒焦脫落,而使硫酸可以對內層表面再接觸傷害,這,不是"溶解",溶解是將細胞解離平均分布到"硫酸溶液"中。
3. 以一般的酸鹼分類(水溶液pH值),漂白水不是鹼,所以怎麼叫"酸鹼反應"。
記者報導新聞本應力求正確,搶時效犯錯,大家也習慣了;但,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理化老師,對這種化學的一般基礎知識,都能作這麼離譜的"解惑",台灣的教育,還能指望出什麼人才?
經濟的展望最大根源於人才的有無,房地產只是經濟的一項,沒了人才,經濟何來展望?房地產的前景也就。。。。。。
牽拖,結案


老虎不會在乎綿羊的態度。
世上沒有完美的時機,但是
有準備的人可以讓時機變得
完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