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的購屋line群組中 有網友分享下列圖片
以台中為例
號稱完銷 或 只剩幾戶
但 一查 其實銷售率76%(成屋兩年左右)

銷售率55%(成屋四年左右)

建商手上還一堆房子 但對外宣稱都是沒剩幾戶 或是 完銷
新聞來源https://news.housefun.com.tw/news/article/117381190701.html?utm_source=fans-page.facebook.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ohousefun&utm_campaign=normal_news
戳破開案即完銷謊言 建商的話術這樣看
#多空
#預售
#推案
#餘屋
#完銷
#建商
#投資客
2018/03/14 17:54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營建署去年曾發布2016年第4季「全國新建餘屋住宅」,共7萬3523戶,根據業者統計,去年全年的推案總銷金額逾7455億元,今年上看9千億元,全台有這麼新推案、待售餘屋,為何仍有「開案即完銷」房市大好現象呢?業內人士透露,「一般預售案開案時,股東、包商、投資客吃下,就可以宣稱賣4成,再分回給地主,案子很容易就說完銷!」
▼建商用一些方法,很容易稱「開案即完銷」。(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太平洋之森客廳一景(好房網News記者陳韋帆/攝影)
建築業就是一個需要一直循環的產業,「購地、推案、買地、售屋」遊戲必須一直玩下去,即便現在市況並不甚樂觀,尤其買賣移轉棟數連年都無法回升到30萬棟的「復甦房線」,但市場仍有龐大案量要推出。
知情人士說,其實建築營造業20、30年前就在玩一招,建商要求用房抵營造款,要包商直接認購戶別,不用付包商現金;同樣的,股東也用建案分回、地主也一樣,再找建商的「粉絲」來談談,這些就是投資客。
因此一個案子成立時,股東、包商、投資客就很容易吃下3至4成,若加上地主分回,再開案銷售一下,到達「認領」6、7成,就可以說「賣得很好,完銷」。很多消費者會發現,有些案子預售說賣完,怎麼成屋後還打廣告在賣,其實就是建商「好朋友」拿出來賣的,對外則宣稱「地主保留戶、股東分回戶、絕版最後一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