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房子比人值錢。近7年,薪資成長率僅2成,很多年輕人每月還在苦哈哈領22K,今(2018)年「房價負擔能力指標統計成果」又來到9.08,意思是一般上班族可能需要9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戶「中位數」住宅總價。
房價高漲的年代,租屋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居住型態,尤以都市人口居多。內政部統計,2017年租賃市場規模約98.5萬戶,相較2010年的80.8萬戶,成長21%;乘上每戶平均人口2.69,等於每年265萬人在外租屋生活,加上2017年教育部統計的外宿學生人數30萬,現今有租屋需求的人口數約300萬人,佔全台人口約八分之一。
人生購屋大夢早就不敢想,但現在連租屋小確幸都成噩夢。
不同年齡層的租屋困境正在發生。年輕小資族失去買房夢想與租屋市場搏鬥、買不起房的雙薪家庭面臨生活與租金夾殺的龐大居住焦慮、獨居老人尋屋嚐盡人情冷暖,被租屋歧視逼到城市的一隅⋯⋯。
租屋問題彷彿一個被囚禁的無解輪迴,困住不同世代。
長篇專題報導連結:
囚租人生-報導者 The Repor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