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我不敢說,至少桃園平鎮區是這樣,尤其"重劃區"更是明顯

以前因為房市飆漲,所以預售一坪如果開20w,會因為完成度越高,開價變得更貴

但近幾年的觀察,房市非常並不好,簡單講應該說「剛需」和「有能力買的人」變少了,導致預售開20,賣不好,一直到成屋仍然是20,上實登後,因為預售賣的數字出來了(開20成交可能在18),消費者就會用18往下談,建商若不讓利,買氣就會更下降,因為沒道理你實登18,卻要開20賣我。

而且預售屋本來就是賣"趨勢",我3年前蓋房子,就是賭三年後的趨勢來做價格,很顯然的房市走低,會變成預售價高於成屋價的狀況,在看新房的朋友,若沒有"現在必須買"的需求,建議都等成屋再決定會省不少錢!
942招財豬 wrote:
別的我不敢說,至少桃...(恕刪)


如您所言,預售屋本來就是賣"趨勢"

現在預售屋比成屋還貴,所以是什麼"趨勢"?
942招財豬 wrote:
別的我不敢說,至少桃...(恕刪)


請問是因為預售沒有流動性. 所以是成屋現貨價格引導趨勢的意思?
ugogy wrote:
如您所言,預售屋本來...(恕刪)

這一下抓到語病了。
我也看得莫名其妙
不知道在講甚麼
房市不好不是應該預售屋價格會變差嗎?
942招財豬 wrote:
別的我不敢說,至少桃...(恕刪)

有事嗎?
多數的預售屋都是開價比成屋貴...
運氣好..蓋的過程..越來越貴..順利結案...

運氣差..蓋的過程..越來越掉價..
建商要用一些手段才能穩住房價繼續賣..
例如..
保證回收..記得8年前.基隆北二高走山..
基隆城上城..預售建商..原價退款...
之後鋒頭過了...加價賣...
記得沒錯的話..城上城最初預售14
最後高點建商hold住20底線...
現在都是22-24...量有點多.
台北開始緩跌.基隆會慢一點開始..


預售屋.就是一種期貨的概念....
一定是開價比旁邊成屋高一點...
越賣越低?那建商會蓋不完跑路...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