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一些預售屋及新成屋,車位由 B1 ~B4,價格上大概每低一個樓層會減10萬,但在 成本 使用性 與 保值性 上,不知如何選擇,想請教大家比較通用的建議。
先假設都是平面車位(機械應該也是一樣),若以 B1 : 200W, B2: 190W, B3: 180W, B4: 170W 為例。
Q1: 假設車位在當樓層的位置相同,大家會優先考慮哪個樓層呢? 在 成本 使用性 與 保值性 的思考上又是如何?
Q2: 同一樓層的挑選,近電梯口,大車位 (可車門全開不會撞到鄰車),柱子邊(一側不會有鄰車) 的加分效果又各是如何呢?
會這樣問主要原因是覺得多花 30 萬,若能挑到 B1 電梯口 的大車位,似乎在使用方便性上是最佳的選擇,保值性可能也不錯。但看了不少案子都是最低樓層的車位賣得比較好(先賣光),推測原因應該是覺得不值得多花幾十萬,平時開車多繞幾圈就可以了,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
若買房是自住的目的(短期內無轉售規劃)的話,那應該為了保值性及少繞那幾圈而多花30萬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