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左手賣地創天價、右手限貸打炒房,高房價殘局怎收?專家:三招不好說

地方政府左手賣地創天價、右手限貸打炒房,高房價殘局怎收?專家:三招不好說
好房網News 2021-10-01 16:40
人氣 57101
地方政府左手賣地創天價、右手限貸打炒房 高房價殘局怎收?專家:三招不好說
#政策 #土地 #標售 #建商 #買地 #央行 #打炒房 #國產署 #地政局 #政府賣地 #商用不動產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今年土地交易大熱,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統計到9月30日,全台第三季土地買氣反彈,含地上權及準備拆除地上物重建之物件交易總金額達936億元,季增21%、年增10.7%,為歷年同季最高。對照最新發布的2021年第三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其中土地開發、辦公室與總體經濟環境等三項指標「偏向樂觀」。呼叫小房


雖然央行從去年底開始針對法人、自然人貸款限縮,但資金熱潮,讓土地價格上揚,國產署、地方政府也是趁勢賣地。瑞普萊坊總經理劉美華表示,本土疫情緩解之際,土地投資不但率先展現免疫力,還像打了類固醇,不畏疫情、通膨風險,捲起獵地旋風。

其中,桃園最熱,交易金額280億元,其次為高雄、台中的176、151億元,資金南下的趨勢明確。



房市景氣大好,政府順勢標售土地添柴火。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捷運G0站。圖/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攝影
9月下旬台北市地政局標售南港區玉成段特商區土地,橫空標出總價44.88億元、單價每坪510萬元,溢價近8成的震撼價格,得標者華固建設強勢登基南港新地王。但也在同一天,央行理監事會決議六都與新竹縣市自然人第二屋貸款無寬限期的調控措施升級,不過,目前似乎房地合一稅、央行限貸款都追不上房市的火熱。
劉美華認為,雖然央行一年內祭出三次信用管制措施,但從商用市場來看,能有效降低建商及銀行風險,也能加速個案的開發,無論對自住、自用需求或是市場價格都有正面助益,因此預期隨著產業擴大投資、通膨壓力的持續發酵、中國生產環境變動的三大支撐下,剛需有增無減,將進一步刺激投資人對土地及商用不動產的投資意願,而且即便第三季已出現報復性反彈,預料第四季還會再開紅盤。
縣市土地標售
另外,根據2021年第三季台灣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ICI)調查的總平均指數為108.67點,較前一季相較上升25.52點,本次調查中,五項指標辦公室、旅館、店面、土地開發、總體經濟環境,均全數上升。
接受CCIM委託主持ICI指數調查的政大地政系林左裕教授指出,受到持續攀升的經濟、暢旺的出口、以及充斥的資金等利多因素的拉抬,輔以國內最近疫情控制得宜,整體指數呈現樂觀的局面,其中因台積電等大廠持續在國內加碼投資,使得土地需求殷切,也帶動南部不動產市場的上揚;而辦公室亦隨著產業投資的加碼而水漲船高。
CCIM商業不動產投資信心指數委員會主委彭彥祥研判,北部地區土地整合開發將續熱三年以上,另六大都會區也會升溫。大慶票券金融副董事長、CCIM莊榮芳指出,總體經濟不差、外銷訂單暢旺之下,疫情獲得有效控制後,體現在對商用不動產的需求上,若未來台灣疫情仍控制得宜,整體信心指標再往上也不意外。
CCIM理事長林知延指出ICI指數全面齊漲,顯示台灣逐步擺脫疫情陰霾,疫情降至二級警戒後,各產業逐漸回復正常運作,尤其內用重新開放勢必帶動商用不動產投資需求,若未來疫情持續有效控制下,伴隨政府推出振興五倍券,整體商業不動產有望持續推升。
對於政府一邊賣土地、標出新天價,同步也進行房市調控。高源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陳碧源指出,從早期到現在,政府打房真正有效的措施,只有三招才是真的或有用的,也獲得很強的效果,導致瞬間房市崩盤1至3年。
他表示,一是資金面,全面嚴打金流和全面限縮貸款成數;二是都計建管面,限縮土管強度與建築;第三則是回收土地。只是現實面是,政策緊縮後終將恢復,而不動產市場仍回到隨經濟、物價變動的基本面趨勢,這些現實面因素,往往造成政策出現反效果,房價越打越高。
ebola01 wrote:
地方政府左手賣地創天...(恕刪)



人民自己選的


flysam
執政黨真有心要做,像一例一休、進萊豬、不讓調查3+11、不讓採購疫苗資訊透明、護航高端,請問有誰擋的住?花教授打臉花次長還不夠嗎?
買不起房子的人還要怪建商、怪代銷、怪仲介、怪房東嗎

政府才是炒房的真正凶手

賣地扒一層皮

對建商扒一層皮

交屋一堆稅扒一層皮

賣屋扒一層皮

還有人在喊空屋稅、屯房稅

是嫌政府賺不夠嗎?

慘的永遠都是租屋族
政府就算賤價出售土地,建商仍舊高價賣房子啊⋯⋯
我就想不通,政府說要蓋社會宅解決房價問題。那政府持有的地就直接蓋社會宅就好,幹嘛標售。莫非.....
omniyeh wrote:
我就想不通,政府說要蓋社會宅解決房價問題。那政府持有的地就直接蓋社會宅就好,幹嘛標售。莫非.....


不賣地哪來稅收?? 沒稅收政府怎編預算 ?? 沒預算怎麼發包工程 建捷運+交通建設+回扣??

重劃區農地收一收 變更農地為商住地目 隨便就幾倍在翻的 全台千億一年爽爽賣

這幾年全台重劃區大概可以住幾百萬人了吧!!
塞翁失馬007 wrote:
不賣地哪來稅收?? 沒稅收政府怎編預算 ?? 沒預算怎麼發包工程 建捷運+交通建設+回扣??


所以政府為了收到賣地錢,收到稅收,蝴蝶效應往下傳,房價就高歌猛進了。

那社會宅怎麼辦 ?
鐵路控
社會宅租給你一陣子就叫你滾了你以為是納稅人欠你的哦太天真
ebola01 wrote:
地方政府左手賣地創天(恕刪)


其實一句話 很簡單
台灣的税太低了吧一堆該收到的税都不敢收
強制所有的攤商都要繳稅 不要搞什麼20萬以上
也不用搞什麼減大商人的税 又卯起來收勞工的税

台灣長期稅收過低 導致於政府熱衷搞賣地換取錢
不夠地就去搞圈農地
然後大多數的政治人物都跟土地有關
或是搞土地的商人最後都會去碰政治
怎收?
1.丟給建商,不高價買地就沒有材料生產房子
2.丟給自住客用40年貸款收尾

自住客收不了,紛紛"減產"
建商評估收益不高,也減產
政府沒差,沒錢頂多再加房屋稅,或找國外的自住收,政府才是真正的房東,但後遺症是少子化惡性循環,牽拖各行各業,各種退休保險

不再提供老屋貸款,強迫地主必須投入心力維持屋子品質,土地才有價值,提列房屋折舊基金,新屋房屋要最低,老屋要最高,或許是個解法

(更新)近10年土地價格是資金潮堆出來的,誰造成(賺走的)的叫他的收尾才對,老屋是無辜的,不該拿老屋開刀,應該叫賣地賺錢的單位收尾才對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