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跌那麼久, 卻有人勸人現在買房, 是要幫忙解套嗎?
2023-01-13 13:22 經濟日報/ 記者
朱曼寧
/台北即時報導
「史上最嚴打炒房」之稱的《平均地權條例》三讀通過,對此,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指出,此次修法的過程中明顯看到「打炒房」與「護炒房」兩股力量相互對抗,但過去日益嚴重的炒作行為,讓房市有熱銷假象,才會造成房價不合理的上漲,根據過去經驗,未來房市會是「軟著陸」,換言之,房價會是緩慢下跌,而下跌過程中,又會分成四個階段。
張金鶚表示,以過去經驗來看,房市不景氣都將會持續好幾年的一段時間,像台灣從民國64~67年、70~75年、79~91年,都經歷過5到10年以上的房市不景氣階段。
尤其在過去這波房市經歷相當長時間的繁榮景氣,不論房價或供給量都因投資需求而累積上升增加,然而自住需求多無法支撐,業者或投資客初期多不會認賠殺出,因此市場機制的漸進調整需要一段較長時間。
張金鶚說,在房價緩慢下跌的過程中,會先是體質(區位、產品與公司資金周轉)較差的「個案」,再到投資客聚集的「小區域」,然後到「行政區」,最後才到「全市」及「整體」房市。
展望未來房市發展,張金鶚認為,資金周轉、預期心理與政策影響應是重要關鍵。在過去業者及投資客口袋仍深,也不會認賠殺出的情況下,房價緩跌是較可能的發展。




























































































